第668章:腦電波感應‘帽子’-《科技圖書館》
第(1/3)頁
生物電現象是生命活動最基本特征,各種生物,小到細菌,大到大象,都有強弱不等生物電活動現象。
電生磁,磁生電,這是物理規則。
電場和磁場同時存在,人的大腦有生物電和電場變化,就必定存在磁場。
用科學儀器,可以探測到大腦磁場的存在,它看起來就像波動一樣,這種波動被我們稱為腦電波。
腦電波是大腦皮層億萬的神經元突觸后的電位總和,它的同步節律的形成與大腦皮層非特異性投射系統活動有關。
腦電波傳感技術早已存在,市場上已經出現一些腦電波控制的玩具。
如腦電波操控無人機等,人腦集中注意力,大腦皮層的活動就會變強,腦電波變強。從而讓頭戴的傳感器感應到大腦磁場活動,從而觸發指令操控無人機,但這只是腦電波的最基礎應用。
陳默要研究的腦電波感應裝置,也是感應腦電波,不同的是,陳默需要結合超級量子計算,模擬計算大腦內部的神經突觸活動以及腦電波的形成,然后讓墨女的‘量子大腦’去模擬這種律動,從而模仿大腦的運作。
與大腦神經活動有關系的,還有另一個名詞,就是意識。
在哲學上,‘意識’被用來與‘物質’對立作為研究對象。
生物學上認為意識是物質的一種高級有序組織形式,它指的是生物由其物理感知系統能感知的特征總和及相關的感知處理活動。
實驗研究表明,意識是大腦內部神經活動產生的,需要大腦的一些部位的神經元在足夠時間內有足夠的興奮。
人的大腦是自然界最復雜、最神秘的組織系統。
在嬰兒時期,人的大腦的神經網絡已經完善,但嬰兒除了呼吸、吮吸等特定的神經通道外,其他神經網絡連接的粗細是基本相同的,所以嬰兒時期,大腦中的神經信號傳導是無效的,沒有記憶,意識混沌。
如嬰兒對顏色的分辨,他的眼睛結構與成年人一樣,但大腦神經網絡中,關于顏色、形狀等相關的神經通道并未形成,所以單獨看一件東西,嬰兒很難形成有效意識,但經過教育,形成條件反射,可以讓嬰兒大腦生長。
意識的運作機制與計算機程序類似,可人工智能卻永遠無法達到人類的高度。因為人工智能并不具備自我意識,從而不可能有獨立的思考活動,替代人類的智慧和創造力。
但‘量子大腦’可以模擬這種‘自我意識’,通過恐怖的計算能力,量子能模擬任何物質存在的高級有序組織形式。
嬰兒的意識類似混沌狀態,墨女現在的‘量子大腦’活動,也是無序的混沌狀態,1000多個量子之間,現在沒有形成有序的組織形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阳县|
田阳县|
华阴市|
广河县|
巩义市|
镶黄旗|
鲁山县|
壤塘县|
霍林郭勒市|
若尔盖县|
昌图县|
清远市|
凯里市|
巍山|
东宁县|
九台市|
新乐市|
宜丰县|
郸城县|
清流县|
上犹县|
乐陵市|
泰宁县|
建水县|
黔西县|
孙吴县|
赤水市|
伊吾县|
河源市|
望江县|
尼勒克县|
华蓥市|
铜鼓县|
大城县|
腾冲县|
三门县|
班玛县|
遂溪县|
苏尼特右旗|
吉隆县|
义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