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有對熟悉的人,才會表現出放松的一面。 如果和喬智很陌生,又或者和喬智有很深的隔閡。 宋恒德肯定會準時赴約。 喬智在與宋恒德相處時,也沒有那么緊張。 兩人已經聯手,成功完成好幾個計劃。 彼此都熟悉對方,保有共同的秘密。 談不上知己,但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彼此。宋恒德推門而入。 將黑色的大衣掛在櫥柜內,里面穿著黑色的背心,和白色的襯衣。 在任何場合他都會戴上領結。 今天帶的是一條刺繡風格的領帶,整個人看上去成熟穩重,還多了一股優雅的氣質。 人靠衣裝馬靠鞍。 很難想象,如此紳士的宋恒德年少時沒有讀過什么書。 初二便輟學,到處打工,獨立養活自己。 年輕時幾乎什么工作都干過,澡堂搓背工、工廠工人,工地水電工、木工、餐館洗碗工…… 陶南芳當初賞識宋恒德,就是看中宋恒德什么都懂一點。 創業初期,正是需要這種人,隨處都能打個補丁,而且還干得不錯。 時間久了之后,陶南芳對宋恒德便委以重任,讓他從雜工變成管理人員。 宋恒德雖然書讀得不多,但并非腦子學不進去。相反,他很上進,轉上管理崗位之后,上了夜校,一路拿到了函授本科學歷。 他酷愛研究管理學方面的書籍《基業長青》、《從優秀到卓越》等。 通過自學,變成了管理經營的頂尖人才。 如今他是瓊金兩所大學管理專業榮譽教授,履歷上還寫著長江商學院博士。 光鮮亮麗的背后,其實隱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宋恒德給喬智一張房卡,笑道:“這張是副卡,以后咱們見面就定在這里了。” 喬智接過房卡,將卡放入皮包里的單獨卡包里。 宋恒德注意到細節,喬智的皮包里有很多個包,分類很清楚。 從此處,可以看出他喜歡將事情分門別類,做到井井有條。 “今天過來,主要是探討劉達最近的動態。”喬智遞給宋恒德幾張照片,“我沒猜錯的話,他最近在頻繁接觸一些國際餐飲集團。” 宋恒德蹙眉,“他現在團隊都沒有了,那些投資商還會對他感興趣嗎?” 喬智又翻出一份文件,“這是《盛宴》雜志在三年前的一份專訪,劉達在這個專訪當中提到了蜀覺集團的發展計劃,其中提到了一個中餐出海的構想。” 宋恒德將專訪拿到手中,迅速瀏覽一番。 《盛宴》隸屬于華夏烹飪協會,是華夏餐飲的行業報紙。 和《食味》雜志并肩為在兩大行業風向標。 “這篇報道我曾經看過,當時國家發布了一個文件,號召文化出海。中餐作為國家核心傳統文化之一,自然也得響應,因此當時才有了這么一個系列專訪。不僅采訪了劉達,還采訪了我。” 宋恒德當時仔細看過劉達的這篇專訪,但沒有看出有什么特別之處。 喬智耐心解釋道:“當時劉達提到了一個中式快餐出海的構想,提到了蜀覺集團成立了研發部,準備研究快餐醬料包秘方,以此作為海外連鎖的核心競爭力。” 宋恒德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他現在手中掌握了這個秘方,以此作為和投資者談判的籌碼?” 喬智微微頷首,“我昨天找到幾個曾經參與過蜀覺集團的研發部的廚師,詢問了此事。他們都表示,參加過快餐醬料配方的研究,但劉達采取輪換制度,幾乎每個人在那個部門輪崗不會超過兩個月的時間。大家都覺得自己在做很正常的工作,沒有意識到參與的工作特別之處。而,劉達便是用這種方式,研究出了成果,并占為己有。” 宋恒德倒抽了口氣,并非覺得劉達陰險。 從劉達專訪的一段文字中,找到了蛛絲馬跡。 關鍵還進行了驗證。 何等敏銳、細心。 “如果劉達真掌握了秘方,的確可以跟投資方談判,賣出一個好價格。”宋恒德分析道。 “以我對劉達的了解,他不可能一次性將秘方賣出去。”喬智沉聲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