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喬智下了飛機,先去了一趟職大食堂。 員工們的工作狀態不錯。 如今師大食堂比職大食堂生意要好。 但職大食堂的顧客現在提升了老客戶通過比率,新客戶只占到百分之三十五左右,每天依然是滿客。 師大食堂因為剛開業沒多久,以新客戶為主,暫時對客戶的轉化率沒有要求。 后期要提升粘性,對新客戶轉化率有要求。等師大食堂積累了一批老客戶,便可以考慮打造第三家食堂了。 三食堂會以師大食堂的發展為模板。 師大食堂屆時會像職大食堂現在這樣,縮減新客戶的流量,提高老客戶的通過比率,將從網絡引來的新流量重點輸入三食堂。 喬智心理早就對食堂連鎖擴張體系有自己的一套原理。 深層次的數據運算,作為科學擴張的依據。 這才是真正的穩健。 這種發展方式超越了傳統餐飲企業的擴張方式。 很多餐飲品牌增加新門店,是以所在商圈的人群作為主要服務對象。 建店之初,會抽樣調查店鋪附近的流量,以及參考同類對手的業績情況。 喬幫主的食堂不需要那么做。 它吸引的不再完全依賴所在商圈的流量,重點是通過互聯網的形式,面向全國乃至全球,吸引顧客。 幾十億的網民,這么大的基數,轉化為流量紅利,是了不得的客戶來源。 因此在籌建新店之前,先計算后臺的新顧客的數據,老顧客再訪數據,如此便可以決定是否到開店的時機,甚至還能提前推算出開店盈利多少。 很多其他城市的顧客慕名而來,不會在乎你這家店是在瓊金的東城還是在西城。 他們是沖著食堂而來。 食堂在哪兒,直奔前往。 在新餐飲運營思路中,空間距離因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縮短。 萬里之遙,宛如在眼前。 喬幫主的食堂,業績好壞,不再看天氣或者看市場。 通過互聯網和大數據計算,便能預測出未來一個月的增長趨勢。 喬智對自己的這套管理運營模式很自信。 算不上后無來者,但至少前無古人。 而且,這種模式是很難復制的。 不出意外,這將是未來新餐飲和老一代餐飲模式的分水嶺。 老一代餐館看天吃飯,新一代餐館看數據吃飯。 當然,餐飲企業萬變不離其宗,制作出能讓客人稱贊的美食,那才是王道。 其他都是花里胡哨。 喬智對廚師團隊管理得很嚴格。 沈賢被升為總廚,喬智對他經常滲透一些管理理念。 甚至打算等合適的時機要給他報一些專業課程,讓他多多學習管理方面的知識。 對沈賢的要求必須要提高。 也是因為自己對他更加重視和依賴。 沈賢抱著一堆資料,遞給喬智。 喬智翻看了一遍,奇怪道:“不是跟你說過了嗎?廚師招聘,除了主廚級別之外,你和陳姐商量著辦就好了。” 沈賢道:“最近這段時間投遞建立的人特別多,我已經篩選過一批,剩下來的這批人都很優秀,我也不知道怎么選擇,讓你過目,幫忙物色一下。” 喬智笑了笑,沈賢還真是鐵憨憨。 放權給他,他卻不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