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且江浩對現在的船也不是很滿意,三十多米的船對這個時代來說是最高科技產物,可江浩卻想造出更大更好的船,來的路上江浩已經畫好幾幅圖,他準備打造新式大船。 “先帶我看看那些打造好的船只吧。”江浩說道。 閆璀立刻對身旁的下屬道,“去,將匠頭魯舟叫來,陪同大人一起檢查新船。” 不多時帶來一個四旬漢子,這人生的面堂黝黑,國字臉,手腳粗大身材魁梧,差不多和江浩一樣高,這人看看郡守又看看江浩,立刻拱手道:“魯舟見過國師,見過郡守。” 這魯舟就是造船廠的管事之人,而且也有一身造船手藝,據說傳自魯國魯班一脈,是最好的造船師。 “免禮吧,帶我去看看造好的船。”江浩道。 “遵命!” 一眾人來到海邊,這里是一個小小的海灣,海灣不大,卻是一處天然的避風良港,正好用來停泊船只,江浩看到海灣里飄著一排大船,船身上的木頭都泛著新色,一看就知道沒經歷過什么風雨。 眾人登上一艘船,江浩拍了拍厚實的船幫,“給我介紹一下這些船的情況。” 魯舟立刻拱手,“回國師,這些船長十四丈,寬四丈,單桅,高十丈,布帆,能駛順風及側后風,兩舷設櫓六到十只,另有尾櫓兼舵一只,船首有大索系石碇為錨,艙面甲板上三層,下二層,下二層每層分隔成五至七艙,一艘船總計可載一百五十人。” 江浩心里算了一下,秦朝的一丈是2.25米,14丈就是31.5米,寬四丈就是9米,這個數據和后世的考古記載差不多,這種船只,在這個時代確實已經是最先進的船只了。 就算到了一千七百年后,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有記載人類首次橫渡大西洋,所用的旗艦船“圣瑪利亞“號,船長也不過23.66米,船寬7.84米,排水量120噸。 或許結構不同,不過現在這些船想要穿過日本海、南海等海域,應該問題不大。 所以說徐福能跑去日本極有可能。 當然,對這樣的船江浩不會感到滿意,他要造更大、更結實,更適合海上航行的船只。 技術? 江浩自己有,畫出完美的圖紙,相信難不住這些心靈手巧的匠人。 工人? 這里雖然只有一千多人,可江浩還帶來了5000多各類匠人呢,千萬不要小看一個匠人,他們往往都不是只掌握一眾技能,很多都會好幾種手藝,沒辦法,為了更好的活著。 后世橫跨大洋的鄭和寶船,長124米,寬40多米,堪比現在驅逐艦,一艘船可以拉兩千多人,物資無數。 歐洲的大三角帆船,更堅固更適合抗擊海浪沖擊,速度更快,古今中外,東方西方,江浩沒有門戶之見,凡是能用的好用的,都會老實不客氣的拿來用。 “還有多少再造的?”江浩繼續問道。 “同時開工10艘,估計一月可成。”魯舟回道。 “木料如何?” 魯舟有些詫異的看看江浩,還是老實回答,“回國師,咱們船廠的木料準備充足,之前幾年一直在準備木料,現在早已經晾干,正好用來造船,造三五百艘船的木料都有。” 江浩點點頭,說道:“這十艘船建造好后,就不要再建造這種船了,我有新船讓你們打造,你準備一批最好的造船師傅,一會兒到我哪里,我有事情吩咐。” 國師大人有事吩咐,魯舟不敢怠慢,立刻躬身應命。 江浩又看向跟在自己身邊的曹參,說道:“曹參,從今日起,船廠的具體事物由你負責,盡快安置好那五千工匠。” 曹參立刻躬身,“屬下明白。” 江浩最后轉頭看向東海郡守閆璀,臉色變得和煦了許多,“閆郡守,這里的事情勞煩你了,我很滿意,不過還有幾件事情吩咐。” 閆璀立刻躬身,“國師請說,某必定竭盡所能。” 閆璀可是接到始皇帝的旨意了,東海郡必須完全滿足國師的一切要求,錢糧供應等不可斷缺,陛下求仙成癡,江國師又是真仙,現在整個大秦誰人不知陛下寵信國師,所以江浩一來到東海郡,閆璀就顛顛跑出去幾百里迎接,生怕怠慢惹惱了江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