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蕭何也送來了一批人,有幾百船員,更多的是女奴和孤兒,第一次送人,蕭何跟著一起過來見江浩,第一批的女奴就有兩千多人,孤兒也有千多人,而且今后或許更多。 江浩根據船只數量算了一下,刨除物資所占的地方,他可以帶上6、7萬人,現在軍隊六千,工匠六千多,奴仆三千多,船員約莫需要5000,江浩把造船廠的工匠都算上了,這些人他肯定要帶上一大批,今后在外面也可以打造船只。 這樣一算,在找兩萬女奴、兩萬孤兒就差不多了。 說完這些,蕭何告訴江浩一個消息,“主公,剛剛得到消息,前不久始皇帝昭告天下,正式冊立扶蘇公子為太子,同時下旨讓扶蘇公子參與部分政務,現在扶蘇公子已經從北方邊疆趕往咸陽了,估計現在還沒到呢。” 聽到這個消息江浩一愣, 扶蘇被立為太子了。 還讓他參政。 歷史上,可從來沒有發生過這件事情,秦始皇為什么不立太子,其實這也是他的私心,立太子就說明在安排后世,他不愿意承認自己會死,可卻沒想到最后自己卻死的那么早,那么突然。 其實在巡游路上,秦始皇發病,意識到自己快要死的時候,已經做出了好多安排,比如讓車隊趕往北方邊境去見扶蘇,比如最后寫下傳位詔書,可他萬萬沒想到,最后因為趙高,斷送了嬴氏江山。 都說秦始皇不喜歡大兒子,說他軟弱,信仰儒家,扶蘇還處處與他作對,可在秦始皇心中,卻一直認為大兒子扶蘇才是繼承王位的最佳人選。 把扶蘇送去邊疆,待在掌握三十萬大軍的蒙恬身邊,其實也是一種保護,誰能在三十萬大軍保護下動的了扶蘇。 可后面發生的事情,卻出現了一連串的戲劇性變化,趙高假傳圣旨,讓扶蘇自殺,蒙恬攔著他了,可扶蘇還是執拗的揮劍自刎,蒙恬也是徒呼奈何。 如今扶蘇被立為太子,回到咸陽參與政務,這樣子一下就保證了扶蘇的地位,別人恐怕再難撼動。 看來始皇帝已經有了決定,想要讓國家進入休養生息狀態了,對穩定國家來說,扶蘇確實是最佳人選。 不過扶蘇一向喜歡儒家,不知道對道教發展會產生什么影響,江浩想了想,忽然輕輕一笑,如果一個教派的發展太過順風順水,那就會迅速變得臃腫而囂張起來,甚至變得跋扈。 有人敲打,或許才能更好的認清自己,從而變得更加適應社會,自己都已經準備離開了,教廷也交給了始皇帝,至于今后如何,那就看他的發展了。 殘言斷章,琉璃碎影,秋風遲語,何事悲歡由自取,人總要學會自己長大,學會面對所有的磨難與曲折。 一個教派也是同理。 轉眼又是一個月過去。 30艘大船已經準備完畢,船員操控嫻熟,物資也準備齊全,時間也進入到9月,江浩對呂雉道:“雉兒,萬事齊備,郎君準備出發前往高句麗,家中事情你照看好。” 呂雉點點頭,“祝郎君一帆風順,早日帶玉漱妹妹回來。” 江浩笑了笑,“你怎么知道是妹妹。” “進門晚,自然是妹妹了。”呂雉狡黠一笑說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