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時辰到,貢院開始放人,還是原先的流程,檢查、拿號、入場,等云牌敲響,拿到考卷,江浩開始認真答起來。 院試分兩場進行,第一場正試,兩篇八股文、一篇策論、一首詩,第二場覆試,一篇八股文、一首詩、默寫《圣諭廣訓》。 院試第一場結束后,要等上四天發榜,通過了才有資格進入覆試,覆試后會以兩場卷子一起考量分出名次。 江浩答得不急不緩,字跡寫得干凈漂亮,卷面分必須要拿滿,至于內容,有的時候要看主考官的喜好,江浩考秀才,主要是為了今后外出方便,所以沒有花團錦簇,也沒有放浪形骸,反而有種四平八穩的感覺。 等他答完之后又看了一遍,自己評判了一下,“嗯,一個秀才是穩了。” 他有兩個案首在身,只要不犯大錯,秀才可以說是十拿九穩,也不等考試時間到,江浩直接交卷。 填名糊卷,江浩起身離了考場。 現在交卷的考生很少,為節省之后工作量,副考拿過來直接看卷,先看字,對江浩寫的字非常滿意,至于八股文內容,老成持重,上上嗎,也可也不可,為了不出紕漏,他就批了個‘中上’。 卷子很快到了主考官周鈺城面前,此時他已經批了十幾份,周鈺城看完卷子后,心說這是看過這些卷子里最好的一份了,尤其是字他很滿意,對副考的評分很認可,確實中上,按照以往慣例,這個考生中秀才絕對沒問題。 只是他的朱筆在考卷上方停留了許久,想到近些日子的朝堂之爭,想到針對自己的那些參揍,他知道,自己現在需要的就是一個‘穩’字,他又看看卷子,最后在卷子上批了一個‘上上’。 幾天后, 院試第一場放榜日,貢院外人山人海擠滿了人。 江浙是科舉大省,每年參加院試的考生不下三四千人,在加上他們的家人仆役,還有看熱鬧的,甚至還有賣東西的小販,弄得貢院外就像一個大集市。 按照每年錄取比例,這三四千考生,能錄取的人數不超過三百人,十不足一,注定絕大多數人哀嘆,這次看榜江浩根本沒來,而是打發朱光過來。 朱光看過后回去匯報,“公子,榜單上有您的名字?!? 江浩點點頭,他早已經猜到了,“既然有名字,那明天就再去考一場,拿到秀才功名,咱就可以天南海北去游歷了。” 鄉試三年一次,都在省城貢院考,所以順序是兩年院試一年鄉試,今年有院試就不會有鄉試,江浩算了一下,去年也有院試,鄉試要等到明年八月中旬,還有一年多時間。 一年時間,江浩絕對不可能窩在家里讀書,他早已經想好了,去游歷四方,看看能否有機緣拜入仙門,系統學習一下道家仙術。 翌日。 江浩起床去參加覆試,依舊是原來的模式,不過這次參加的人數就少了很多,能夠進入覆試的不足六百人,而這些人,大概還要刷下去一半。 想想科舉考試有多難,一個小小秀才,就要經歷如此多的劫難,可秀才才只是科舉為官這場拉力賽中的第一步而已。 覆試考一篇八股文,一首詩,默寫《圣諭廣訓》,江浩這篇八股文依舊追求一個穩字,詩詞難不住江浩,寫的反而多了幾分靈性,至于默寫《圣諭廣訓》,對于過目不忘的江浩來說最簡單不過。 卷子打完,時間還很長,江浩自己又看了一遍,心說這次穩穩的了,交卷回家,等著榜上有名就好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