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爺,您來了,咱們先看門面還是宅子?”牙子點頭哈腰的問道。 “先看宅子”。李公甫道。 一連看了幾家,總體來說都還可以,價格江浩覺得也合適,畢竟是李公甫精挑細選過的。 在距離西湖不遠的三元巷,他們看了最后一套宅子。 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民居,紅漆木門,前面是倒座房,外客廳、賬房、門房、客房、仆人房一應俱全。 過了中堂影壁和垂花門,是一條抄手游廊,便于主人雨雪天行走,進了正院子,院中很是寬敞,中間種著一顆金桂樹。 兩側廂房,正面是正廳正房,兩側還有耳房、書房,過了正房正廳,后面是后罩房,也就是后院,有一個獨立小院和一排房子,是內眷臥室。 這套宅子明顯比之前幾套要大些,也更新,不用重新裝修,搬進來就可以直接入住,而且家具也很全,誰不是什么名貴木料,卻也是水曲柳打造的,很是美觀耐用。 牙子能看出江浩對這里很滿意,笑著道: “這里原本是一個司士助教的宅子,那助教升官去了京城,就準備賣了這套宅子,所以掛出來,因為宅子成色新,所以價格高一些,要價850貫。” “這不是李爺發話了嗎,所以我和那家人說了說,最后整整壓下去100貫,750貫,您看成嗎?” 新房不用重新裝修,家具一應俱全,地理位置也好,距離西湖邊也就步行10分鐘左右,江浩對這里很滿意,看向姐姐許嬌容。 許嬌容想了想道,“三元巷,三元及第,這個名字討喜,原本就是讀書官員的宅子,漢文也能沾沾文氣,或許來年能考中個秀才,我看就這里吧。” 就這樣,江浩買下了這套宅子。 隨后三人又去看門面房,一通看下來,在元寶街挑中一個門面,元寶街街道寬敞,青石板鋪路,算是錢塘主街之一,人來人往,生意繁華。 這處門面前廳后院,前廳大約有百多平米,被分成兩間一大一小,江浩琢磨著,大房擺上藥柜做正堂和藥房,小房做診室。 后面的院子,兩側廂房可以做倉庫和煎藥室,后院正房可以做病房,安置傷者,偏房可以讓伙計居住。 地方足夠大足夠寬敞,夠用了。 價格1580貫,可以接受。 當即拍板買下來。 和主家簽了買賣協議,去衙門做了公正,從此以后這套宅子和門面,就是許仙的產業了。 許嬌容看的滿心歡喜,弟弟有了安身立命之所,今后再娶上一房媳婦,生幾個孩子,今后許家還可以繼續綿延下去。 “宅子的事情交給姐姐,我明日就找人收拾一下,買生活所需物品,總要給你收拾妥帖了,估計再有個四五日就能住進來。”許嬌容笑著道。 “那就有勞姐姐了。” 有個姐姐真舒服。 至于醫館的事情,就需要江浩自己操心了,他找了專門的匠人,讓他們看了門面后,該修的地方修,開醫館所需家具,該添置添置。 有錢一切OK。 不過真要醫館開張,估計總要幾個月時間。 這日江浩剛剛下課,原本準備去元寶街醫館看看進展,剛走出書院,遠處有個聲音叫他。 “漢文,我正要找你,沒想到在這里見到。” 江浩轉頭,看到來人是許仙為數不多的好友,也是以前的同窗潘良玉。 “良玉兄。”江浩微微拱手打招呼。 潘良玉過來,抓住江浩的手就走,“走走,跟我走”。 江浩被他拽著往前走。 “干嘛去?”江浩問道。 “同窗西湖月夜游船詩會,你別整日自己窩在房間不出來,像個書呆子一樣。”潘良玉道。 自己是書呆子嗎? 好像以前的許仙確實是。 或許不是他書呆,而是不愿意被人瞧不起甚至嘲諷,所以才遠離人群。 就像江浩來的第一天,在野外見到兩個昔日同窗,就被有意無意的嘲諷一番。 所謂西湖月夜游船詩會,可以說是學子們的保留節目,邀約一群同窗好友,登船喝酒聽曲寫詩裝逼,和現代去KTV同理,其實就是玩樂。 每晚西湖上全是這種游船畫舫,生意興隆。 江浩和潘玉良來到西湖邊,此時天色剛黑,畫舫都已經打上燈籠,找到朋友租的游船,兩人登船時,那些同窗對潘玉良很是客氣,對江浩的態度明顯冷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