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也不知是不是夜未明埋伏時隱藏得不夠好,他在暗中跟隨了耶律浚的大軍一路,甚至已經在近距離查看過耶律浚的臉上,確定他的確身中劇毒,但直到他的大軍兵臨上京城下,也沒見到里赤媚跳出來給他解毒。 這劇本有些不對啊。 按理說,里赤媚不應該在這個時候盡量為耶律浚續命,以求力挽狂瀾嗎? 究竟是對方過于謹慎,還是自己已經在無意中暴露了行跡還渾然不知? 亦或者,里赤媚當真沉得住氣,準備等到雙方正式交鋒,其他人無暇他顧的時候,再出面給耶律浚解毒? 抱著一定要弄死對方的想法,夜未明決定繼續蹲點。 然后…… 耶律浚的大軍在抵達上京城下,休息整頓半日之后開始攻城。 然而,耶律洪基自己手中也有整個遼國最精銳的一成兵力,在短時間內想要守住王城并沒有任何的問題。 就這樣,在鏖戰了一天一夜之后,蕭峰終于帶領著原屬南院大王管轄的軍隊殺到,十分輕松的便從耶律浚大軍的包圍圈上撕開了一道口子,直達上京城下。 在這個時候,就展現出耶律洪基的過人之處了。 按照正常的邏輯分析,你之前還把人家蕭峰關在天牢里面喊打喊殺?,F在蕭峰帶著大隊人馬來勤王,任誰的第一反應都是對方要詐城啊。 可是耶律洪基在見到蕭峰之后,卻是根本就沒有半點的疑慮,直接命人打開城門不說,還親自出城迎接蕭峰。 若是換做一般人見了,肯定會被這對彼此信任的君臣關系所感動。 但在夜未明看來,這壓根與什么兄弟感情沒有半毛錢的關系,要說,也只能說明耶律洪基足夠聰明而已! 現在交戰的雙方分別是皇帝耶律洪基與太子耶律浚,蕭峰這個不姓耶律的,無異將是雙方共同爭取的對象。 如果蕭峰當真已經投靠了耶律浚,耶律洪基就算死守不出,也絕對擋不住兩方加起來,相當于全國三分之二人馬的圍攻,城破,也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如果蕭峰真是詐城,區別也只是早死上幾天而已。 而以耶律洪基對蕭峰的了解,詐城這種事情,他是絕對干不出來的。于是乎,他選擇賭一把,賭蕭峰是真心來勤王的。 賭注,就是他的命! 而事實證明,耶律洪基賭對了。蕭峰在見到耶律洪基之后,不但沒有任何發難的意思,反而一口應下了擊破叛軍的差事。 帶著他的軍隊,直奔耶律浚大營所在的方向而去。 再然后,躲在暗處的夜未明,便見蕭峰在雙方大軍開始交鋒的第一時間,便一個人如同利箭一般直接沖進了耶律浚的大軍之中,開啟了無雙模式。 事實上,這種在十萬軍中生擒地方主將的操作,蕭峰早在剛剛抵達遼國的時候,便已經展現過一次了。 而這一次他背后還擁有著絲毫不下于對方的兵力作為后盾,而且這個后盾要比對方為了包圍上京而分散開來的軍隊更加的集中,輕而易舉的便沿著被他親手撕開的口子,將對方的陣營沖了一個七零八落。 因此,蕭峰看似在一個人孤軍深入,但實際上根本就沒有后顧之憂,因為被他甩在身后的那些敵人,卻必須要面對蕭峰麾下大軍的正面沖殺,根本就沒有心情對他這個超級高手展開圍攻。 沒有了后顧之憂的蕭峰有多么可怕? 夜未明今天終于算是見識到了! 若是論硬實力的話,夜未明自問現在的自己,已經絕對不弱于對方了。但若是換了他站在蕭峰的位置上,夜未明卻感覺自己絕對做不到蕭峰的程度。 兵者,詭道也。就這樣一路無腦的莽過去,可不是夜未明的風格,也不是他的長項。 不過蕭峰不行詭道,竟也能夠勢如破竹的沖開耶律浚的軍陣,而后一掌轟開對方軍營的營門,就這么仿佛推土機一般直接推進了耶律浚的帥帳,將其生擒活捉。 在蕭峰一路過關一路莽的猛攻之下,夜未明也悄悄來到軍營附近的一處制高點,居高臨下的觀察著周遭的變化,時刻注意里赤媚有沒有出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