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一十八章 最苦峰-《魔臨》


    第(1/3)頁

    “主上是斷定,朝廷會讓靖南侯重新出山?”阿銘問道。

    “之前燕皇讓大皇子掛帥,其實在我看來,也沒什么問題,大皇子的表現,也沒什么問題,換個其他的大將掛帥,也不見得能做得比他更好,誰知道楚人會突然出現橫插一腳呢不是?”

    當然,這話里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如果是靖南侯掛帥出征,楚人就算橫插一腳,局面會不會就真的到了這一地步?

    一來是沒發生的事總能給人以無限假設的可能,人們總是對后者會更充滿希望一些。

    二來則是靖南侯的戰績實在是太彪炳了,似乎在他面前,沒有什么不可能的事兒,也沒有不能解決掉的對手。

    鄭凡頓了頓,繼續道:

    “大皇子失利了,我看,如今的局面,大概就是原本的東征大軍不得不轉攻為守,依托穎都防線,至少不能讓野人和楚人的聯軍西渡望江再推回來。

    但這種局面,斷然不可能持續太久,援兵,是必須要派的,且依照燕人的脾氣和驕傲,大皇子,也必然是會被當做一個口誅筆伐地發泄對象,他斷無可能再繼續擔任東征大軍之統帥。”

    “但咱那位燕皇陛下可是個有脾氣的主兒,他可真不擔心別人會說他護犢子。”

    “是,咱們這位燕皇陛下確實是這樣子的一個人,他認定的事兒,可以毫不猶豫地去做,去堅持下去。

    但問題已經不在他是否堅持了,而在于,先前大皇子東征,靖南軍沒動,靖南侯沒動,這相當于有了一道保險,是一個托底。

    眼下在已經失利的前提下,朝廷想調軍,要么繼續從燕京區域調派剩下的鎮北軍,要么就得從南望城防線抽調許胖胖那邊原本防御乾國的兵馬。

    路途遙遠費事不說,這兩個地方,其實都不是那種能隨便富裕地再抽出兵馬的地方。

    所以,調動本就駐扎在晉地的靖南軍,才是最為合適的,也是必須的,而靖南軍諸個軍頭已經用實際行動向大皇子其實也是向陛下證明了,沒有靖南侯的軍令,靖南軍根本就不可能聽從調遣。

    還有,燕國已經輸不起了,第二次東征要是失敗,不僅僅是成國內附的大好局面將會徹底淪喪,連帶著先前打下來的赫連家以及聞人家的半壁晉土也將有葬送的危險。

    在這種局面下,換帥,必換田無鏡,沒有其他的選擇余地。”

    因為輸不起,所以沒有絲毫僥幸,只能派出自己這邊的王牌。

    南北二侯本就是大燕俊界的兩座高峰,只不過李梁亭人在北封郡鎮北侯府,需要他去提防蠻族,自是不可能調派過來掛帥打這一場仗。

    再說了,先前大皇子領軍,你燕皇想培養自己的兒子,行,大家都能捏著鼻子理解,但你若真的敢將李梁亭調過來統領靖南軍,那可真的是要徹底寒了靖南軍上下的心,說不得那時候就算田無鏡沒吭聲,靖南軍自己就得反了!

    “主上果然高明,屬下是真的沒想到,懲罰一個密諜司的掌舵,背后居然有這么多的謀算。”

    鄭家和靖南侯府的關系,已經密切得不可分割了,甚至已經由不得鄭凡去改換其他門庭,所以鄭凡除了向靖南侯無限靠攏貼近以外,別無他法。

    更重要的是,戰事一開,很大概率盛樂軍將再度歸于靖南侯的管轄,在這個時候不去拍拍馬屁溫熱溫熱一下爐灶那什么時候去?

    只能說那位蕭諒想搏出位找錯了對象,當初看著田無鏡的面子,鄭凡廢掉了三皇子燕皇都沒有皺一個眉頭,眼下還要再希望田無鏡去料理成國的爛攤子,別說羞辱一個密諜司掌舵了,就算鄭凡跑過去對著魏公公喊“你下面沒了”,

    估計也不會被發落。

    燕皇,是一個現實到極點的皇帝。

    不過,阿銘的這句馬屁,鄭凡倒是沒聽進心里去,只是道:

    “歸根究底,我也算是那娃兒的干爹,作為干爹,總得有點干爹的樣子不是。”

    “是。”

    “你沒事了?”

    “作坊已經停了。”

    阿銘的職位相當于研發部經理,只不過從之前開始,盛樂城本就捉襟見肘的人力物力都跑去優先滿足軍隊出征需求了,所以他確實是真的沒什么事。

    “行,那陪我去練箭吧。”

    “…………”阿銘。

    ……

    戰爭總動員的命令已經下達,得益于盛樂城超出于這個世界的宣傳方式,外加宇宙基于傳xiao的基本定理。

    和其他地方一聽到開戰就慌亂不同的是,盛樂城這邊,倒是有種聞戰則喜的意思。

    其實,在絕大多數時候,主觀能動性都很重要,在鄭凡看來,無論是靖南軍還是鎮北軍,都過了那“一心求戰”的階段了。

    鎮北軍更是有一半被分封了出來,不用再像以前那樣在邊地啃沙子,靖南軍也脫離了逼仄的銀浪郡,在晉地駐扎。

    有軍功有歷史有傳承,這兩支軍隊,饑餓感其實已經沒以前那么強烈了。

    而盛樂城這邊,因為晉軍占據絕大多數,作為“二等百姓”,他們迫切地想要通過戰爭來獲得自己的地位,謀求自己在新游戲規則和新莊家面前的一席之地。

    再則,盛樂城的生活雖然有些“壓抑”,但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已經算是難得的安穩日子,便宜的醫館,免費入學的私塾,哪怕是在后世,都是令人無比頭痛的問題,但在盛樂,卻被鄭將軍解決了。

    只不過代價很大,但收攬人心的效果極強,向心力,就是這么出來的。

    所以,當軍令下來,得知前線大皇子部望江慘敗后,盛樂城外的軍營里,幾乎是一片沸騰。

    不少人用晉地方言很是解氣也很是慶幸的說道:

    “直娘賊,終于敗了,哈哈!”

    然后,大家臉上都洋溢著笑容,開始做著最后的準備。

    本就鋒銳的刀,再磨一磨;

    本就喂養極好的戰馬,再刷刷毛;

    伴隨著明確戰爭動員令下來的,還有自下月始開始發雙餉的消息,而且先提前發下個月的餉銀,若是戰事持久,那接下來的餉銀自然得等大軍歸來后才能再結算。

    一輛輛馬車載著滿載銀子的箱子開入了軍營,由各部文書開始負責分發到每個士卒手中。

    盛樂軍的文書比其他軍隊要多不少,都是瞎子選出來的“信徒”,一般是有些文化會識文斷字的,同時政治操守要過硬。

    平日里,要負責宣傳,給士卒們傳達鄭將軍(瞎子)的精神。

    他們還有一個重要任務,那就是每次發軍餉和軍中補給時,都是經由他們的手領取和轉發,而非經過將領之手,這可以最大程度地防止吃空餉喝兵血的事發生。

    當然了,也就只有盛樂軍隊,這支完全從“三百蠻兵”開始起家的搭建起來的體系才能進行這種改革,其他軍隊,盤根錯節的關系太厚重,很難有效的實行下去。

    領了銀子后,成家了的士卒,將銀子帶回家給自己的婆姨,將要出征,刀劍無眼,天知道自己能不能活著回來,給家里多留一些資財也是極為緊要的。

    那些單身狗士卒,則成群結隊地向盛樂城官方獨家紅帳子走去。

    以前只舍得點野人女奴的,這次奢侈了一把,換點兒清新的口味。

    一時間,弄得紅帳子外人頭攢動,不少人還得排隊,且大聲催促著前頭的兄弟趕緊完事兒。

    這沒什么好羞恥的,將要上戰場的士卒,想要拼命前再痛快一把,也是能夠理解。

    還有不少士卒,去了聚義樓聚餐,聚義樓爆滿,還特意在街面上鋪了桌子。

    反正整個盛樂城都是將軍府的產業,聚義樓也是官營,它想占道經營,肯定是沒城管來管的。

    不過,從宏觀角度來說,這一波軍餉發下去,一輪流走下來,又有不少直接回流到了將軍府的賬面上。

    至于其中的損耗,自然也是巨大的,但那只能通過外部掠奪來彌補了。

    城里城外,因為戰爭動員令的下來,開始越來越喧囂,很快,將軍府派人出來傳達了新的命令,今夜取消宵禁。

    一時間,

    城內滿是喝醉了酒的士卒大聲歡呼:

    “鄭將軍威武!”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江县| 道孚县| 宝清县| 南江县| 武宣县| 富源县| 天等县| 江口县| 那曲县| 大姚县| 汝城县| 探索| 始兴县| 无锡市| 治县。| 无极县| 宁乡县| 古蔺县| 抚远县| 金门县| 筠连县| 彝良县| 赞皇县| 庆元县| 承德县| 牡丹江市| 茶陵县| 鱼台县| 河池市| 白城市| 石渠县| 沙田区| 临朐县| 宣城市| 越西县| 甘洛县| 许昌县| 涞源县| 建昌县| 菏泽市| 沂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