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七十三章 紅艷艷-《魔臨》


    第(1/3)頁

    令人倍感煎熬的冬天,終于要過去了。

    冬天,對于老人而言,是一個坎兒;

    踏過去了,就能再經歷一次春夏秋,再賞一遍四季風光;踏不過去,那就只能將自己永遠留在這冬天里。

    而對于三晉之地的百姓而言,這個冬天格外難熬,不僅僅是老人,男女老少,都經歷了一次兵戈的耕犁,路邊那無人收斂的枯骨,才是當下最為常見的風景。

    對于燕京的百姓來說,這個冬天,也一樣煎熬,但終究,是熬過去了。

    燕軍的先敗后勝,讓大家將注意力,又放回到了自己的生活上。

    對于他們而言,生活,無非就是柴米油鹽醬醋,再上點兒滋味兒的,就加一個“茶”。

    所以,朝堂上的風,并不會真正地影響到他們,畢竟越高的地方風才越大。

    燕國的朝堂,確實是刮風了,風不大,但也吹倒了一位尚書。

    先是有御史聞風奏報,上疏彈劾當朝戶部尚書徐廣懷,言其家族在老家風評不檢。

    面對彈劾,徐廣懷一開始沒怎么當一回事兒,只是上了一份自辯的折子呈交給了燕皇。

    其實,按照以往習慣,當有御史彈劾你時,你應該做的標準流程是告病回府,等陛下下旨問詢于你,從而再上自辯折子。

    這是規(guī)則,大家約定俗成的默契。

    其實,也就是走一個流程。

    但眼下一則是因為和燕國的盟約已經敲定到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徐廣懷不想出什么紕漏,所以想著自己繼續(xù)把關;

    二則是燕國的御史和乾國那邊的比起來,在戰(zhàn)斗力上,明顯差了很多,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畢竟,規(guī)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不是?

    不過,徐廣懷還是抽空,派人給三石煦縣的家人送了一封信,提點他們要注意品行,維護好鄰里口碑云云。

    這件事,本該就這般過去了,就像是被一只蚊子叮了一口。

    但隨即,

    三石郡煦縣縣令,去歲新科外放進士趙程明上折彈劾當朝戶部尚書徐廣懷家人在煦縣兼并良田魚肉鄉(xiāng)里,言徐家人在煦縣仗著徐廣懷的身份,作威作福,當地百姓間傳之曰:只把煦縣當徐縣!

    這可是地方父母官的彈劾,性質立馬就變了,而且還是你家鄉(xiāng)當地的父母官。

    尤其是折子里的那句:“只把煦縣當徐縣!”有著極為恐怖的殺傷力。

    徐廣懷無法再淡定了,馬上告病回府,也不再參加早朝,而是主動上了請罪的折子,等待燕皇派人來讓自己自辯。

    但事情還沒完,

    沒幾天,

    三石郡的密諜司抓捕到了一批門閥余孽,經審訊得知,之前一段時間,這一批余孽曾在煦縣被收留包庇,收容人,正是徐家大公子,也就是徐廣懷的長子。

    徐廣懷人在燕京做官,二兒子和三兒子都在其跟前,長子則留在老家處理家里宗族和田產事宜。

    密諜司那里,證據確鑿,無法抵賴。

    馬踏門閥,這是燕皇的手筆,可以說是,國策。

    這件事,無關對錯,因為門閥就算有罪,但也不可能每個門閥都欺凌鄉(xiāng)里或者是意圖不軌,但政治上的事情,向來極少區(qū)分對錯的。

    門閥余孽,要么被發(fā)配充軍,要么被收做官奴。

    可能,在太子繼位甚至得等到太孫繼位后才有可能去赦免一些門閥余孽,但在此時,就是為門閥余孽說兩句好話表達一些同情,都是絕對的政治不正確!

    你徐家居然敢收留包庇門閥余孽,到底是何居心?

    在聽到這一則消息后,徐廣懷整個人懵了。

    到這個時候了,如果他還不知道自己被人針對了,那就真的是一把年紀活到狗身上去了,也枉費他宦海一生。

    但他實在想不明白的是,在這個時間點上,到底是誰在對自己出手,且一出手,這一連串的攻勢,從放風到鋪墊,再到這一刀,讓人根本就無法招架。

    他的那個長子是什么品性,他是知道的,什么都好,但就是喜歡附庸風雅,喜好文事,早些年,就喜歡和那些門閥大族弟子一起游樂開詩會。

    徐廣懷并沒有單純地認為這是來自密諜司的栽贓陷害,因為他那個長子,是真的很可能耐不住以前舊友的哭求,收留他們一二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思南县| 喀喇沁旗| 额济纳旗| 永新县| 双城市| 永嘉县| 颍上县| 玉环县| 斗六市| 东阳市| 孝昌县| 余庆县| 龙游县| 诏安县| 陵川县| 科尔| 丁青县| 汝阳县| 天水市| 南宁市| 京山县| 久治县| 涞源县| 浦北县| 修文县| 文昌市| 弥勒县| 青川县| 阳东县| 吉安县| 邯郸县| 边坝县| 衡东县| 大庆市| 陕西省| 彭水| 宁都县| 锡林浩特市| 清丰县| 洪泽县| 桐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