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新的開始-《魔臨》
第(1/3)頁
“所以,糧食是充足的。”
鄭伯爺和瞎子面對面地坐著。
在不遠處,地圖做成的地毯上,天天正和魔丸在玩耍著。
瞎子點頭道:“是的,主上,今年這個冬天,咱們的糧食,是能供給上來的,至少,可以保證大概率不會餓死人。”
雪海關(guān)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一直是瞎子在抓。
這個世界,已經(jīng)有土豆紅薯這類的作物了,但畝產(chǎn)其實并不算很高,雜交水稻什么的,更是沒得影。
但,
你不得不佩服一個人對于一件事的執(zhí)著,
那就是………瞎子。
他竟然早在虎頭城時,就從商隊那里搜羅過不少農(nóng)作物的種子。
然后,自己小規(guī)模地培育篩選種植。
那種畝產(chǎn)高的土豆和紅薯,在盛樂城時,就已經(jīng)種植起來了,只不過并未大力推廣,是瞎子刻意保密著的。
等到入主雪海關(guān)后,雪海關(guān)軍民就在瞎子的帶領(lǐng)下,開始大規(guī)模地種植這些作物。
自古以來,人口都是極為寶貴的資源;
可問題是,支撐人口的第一要素,是糧食。
一旦糧食不足,過多的人口往往會形成流民,成為危及統(tǒng)治的洪流。
但……
鄭伯爺看著面前的這一盤子土豆泥,
眉頭緊蹙。
拿起勺子,送了一口進嘴里。
里頭,應該擱了點鹽;
口感沙綿,
你要說難吃,
真不至于,
但真是沒什么味道。
“嘖嘖,不好吃。”鄭伯爺說道。
瞎子點點頭,道:“但這些,可以讓百姓們過好這個冬天。”
所以,
接下來的漫長冬季以及到明年春夏,
晉東之地的百姓,
一日三餐,就是土豆泥或者紅薯糊糊。
瞎子補充道:“扛過這一季,就好多了,咱們的新作坊會建立起來,商貿(mào)會再度恢復,另外,晉東之地,哪怕我們再如何瘋狂吸納流民,也難以改變現(xiàn)如今地多人少的格局,所以,只要好好組織明年的春耕。
一切,就都會好起來的。
苦日子,
是暫時的,
再說了,
對于不少百姓而言,冬天每餐能喝糊糊喝到飽,總好過去吃那觀音土不是。”
“要注意標戶的待遇。”鄭凡說道。
“這一點,主上大可放心,會做到區(qū)別對待的。”
“嗯。”
“對了,主上,還有一件事,咱們原本的軍制,應該要改一改了。”
有些人,會上來,有些人,會進來,有些人,可能原地踏步,其實,原地踏步,本身就意味著一種退步。
“軍務改制的事兒,等到阿程在時,你和阿程好好商討商討,拿出個條陳出來,再給我看。”
“是,主上。”
“還有事兒么?”鄭凡問道。
“范家那邊來信,說打算送一部分族人過來到咱們這兒來為我們效力,那些人,應該是管理和商貿(mào)方面的人才。
屬下覺得,范正文此舉,應該沒和六皇子商量。
他可能自以為,此舉可以拉近咱們之間的距離,卻未免有些手伸得太長了。”
以前,
大家一起光著腳奮斗時,
你好我好大家好,自是親密無間的戰(zhàn)友。
現(xiàn)如今,
鄭伯爺發(fā)達了,
雖然不會狠下心地提起褲子翻臉不認人,
但你要再說和姬老六蜜里調(diào)油,也不可能了。
在鄭凡身后,也代表著一個新興的利益集團,不,確切地說,是一個軍事集團。
自家的粥還不夠分,怎么可能再跑去接濟別人?
范正文可能覺得,反正大家都是“六爺黨”,這沒什么;
但實則,
鄭伯爺現(xiàn)在是想稍微做得生分一點的,
或者說,
是范正文沒想到,
鄭伯爺這里,老早就想著“造反”的大計。
“你覺得呢?”鄭凡問道。
“屬下覺得,范家人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眼下正是用人之際,可以拿來用著,就像是當初對待溫家的人一樣,先用,再調(diào)理,把肉先夾到碗中,才有機會爛下去。”
“你看著辦吧。”
“是,主上。”
鄭凡站起身,
伸了個懶腰,
指了指這土豆泥,
道:
“也不知道做得好吃點。”
“是主上您說想嘗嘗這個冬天百姓們要吃什么過冬的。”
“行行行,我的錯,我的錯。”
鄭伯爺走到地圖那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辛集市|
怀来县|
通城县|
莫力|
宁阳县|
新巴尔虎左旗|
伽师县|
洛川县|
遵义市|
酒泉市|
永平县|
凤山市|
德清县|
波密县|
太仆寺旗|
奉化市|
新野县|
朝阳市|
安国市|
穆棱市|
绥中县|
永善县|
安顺市|
德保县|
黄冈市|
固镇县|
九台市|
澄江县|
阳朔县|
莒南县|
苏州市|
侯马市|
新平|
许昌市|
富民县|
蓬安县|
繁昌县|
新闻|
同心县|
新化县|
休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