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虎嘯龍吟-《魔臨》
第(1/3)頁
燕京城,
今日,
是上宵節。
燕人的傳統,在上宵節的這天,需要在河邊放蓮花燈,寓意燈芯帶去生人的哀思,給亡魂帶來安息。
入冬后的節日本就多,重要的節日也多,事實上,上宵節在大燕,并不是什么重要的節日。
這個節日的由來,是當年燕人面對蠻族的威脅,最艱難時近乎年年征伐開戰,以這樣子的一種方式,來祭奠為家國戰死的燕地兒郎。
百年來,伴隨著鎮北侯府鎮守荒漠,蠻族被壓制了下去,這一節日對于民間而言,也就只停留在知道今日是這個節日的程度而已。
不過,打十余年前開始,大燕開始頻繁對外用兵,上宵節則又逐漸開始凸顯其作用。
而今年的上宵節,因陛下下旨,要求禮部來操辦,可謂是將這沉寂了百年的節日,重新給推了上去。
甚至在今日,朝廷官員還能得到額外的休沐假期。
放蓮花燈的流金河邊,滿是人群,河面上,燈火滿滿,如若星辰。
有京內大坊,立下高臺,由花魁獻舞,只不過花魁不再斗艷而是全部身披素衣;
有才子三兩成群,聚眾高歌從軍詩詞,抑揚頓挫,鏗鏘有力;
大燕的文人在外一直被他國所瞧不起,仿佛文教這類的事務在大燕天生就水土不服;
但伴隨著科舉制度的一年年運作下去,大燕的文風,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去增長。
但大燕的文人,還是不喜佩扇子而喜歡佩刀,不喜乘轎子,而喜馭烈馬。
因為大燕的那位攝政王爺,不僅著有兵書,為天下讀書人做兵事啟蒙,更是文道之上才華橫溢,讓乾國文圣大罵將高雅之物玩成了流水詞調。
大燕的攝政王爺并不是很喜歡做“詩詞”,因為他覺得這樣很沒品;
這其實是心里話,但傳揚出去后被外人解讀上特意對標打擊的乾國,暗諷:百無一用是書生。
再者,
近些年來,自皇宮御書房內,不斷的有陛下與攝政王之間的信箋流出。
信的格式,很正式,完全可以直接拓印上史書,陛下與王爺在信中一同為大燕的現在與未來殫精竭慮,共謀方向。
不過,真正讓民間所關注的,還是信中偶爾會流出來的攝政王的佳作。
佳作,那是真的佳作,每一篇都是千古名篇;再配合上攝政王的故事在茶樓酒肆里無與倫比的人氣,使得其詩詞每每都能很快地鋪揚開去。
所以,現如今攝政王爺,不僅僅是大燕軍中的第一山頭,同時還是大燕文人的……行為楷模。
流金河畔的望春樓上,
一身便服的姬成玦伸手輕輕拍打著欄桿,
手里端著一杯葡萄釀,
對著站在其身邊的首輔大人毛明才笑道:
“朕希望我大燕的文人,能做詩詞,能著文章,能明道德,同時也能騎馬持刀安天下,這,才是真正的讀書人該有的樣子;
而不是乾國那幫酸氣腐儒,只知道比個什么多大年紀后一樹梨花壓海棠。”
“陛下圣明,其實,這本該就是讀書人該有的樣子才是。”
“可惜了,姓鄭的是不愿意來做朝中做官的,否則……”
“攝政王爺若是要入朝,那臣這個首輔位置,只能乖乖地遞給他了。”
“哈哈哈哈,不提這個,不提這個。”
皇帝轉身,走入包廂,毛明才緊隨其后。
包廂里人不多,魏公公帶著年公公正在擺放著碗筷。
皇帝坐下了,毛明才也坐下了。
年公公則和魏公公一起,站在旁邊。
“年堯。”
“奴才在。”
“坐。”
“奴才遵旨。”
年堯坐了下來。
“現如今,我大燕正和你楚國打第二場國戰,你覺得如何?”
年堯回答道:
“回陛下的話,國戰進行時,京城內的官員可以休沐,百姓可以放燈,陛下治下的大燕,比之當年,比之先帝爺時,要從容太多了。”
“朕相信,這是你的心里話。”
“是,國力較量上,大燕,已在楚國之上,更何況,戰場現如今還在楚國境內。
陛下給奴才看的奏報,拉鋸點,在三郡之地,楚國富裕之地在北方,與乾國恰恰相反。
且這次大燕軍隊,是以堂堂之師開入,并非像過往那般,擊之就退,對楚國國力上的傷害,將無比巨大。”
“繼續說,邊吃邊說。”
姬成玦用筷子夾起一只蝦,旁邊魏公公準備上前幫忙剝,卻被姬成玦挪開;
皇帝親自剝蝦,扭下蝦頭,蘸了蘸醋,送到嘴邊吮了一口再丟下;
隨后,再慢慢地剝蝦身,抽出蝦線,再蘸了蘸醋,最后送入口中咀嚼。
“其實,楚國現在所用之法,就是奴才當年在楚國當大將軍時面對大燕軍隊時的戰法,能拖就拖,能熬就熬。”
“你覺得,能熬下去么?”皇帝又夾了一只蝦,繼續剝。
“奴才覺得,是能熬下去的,雖然對楚國國力損耗極大,但主動出擊的話,代價太大,且勝算,著實太低。”
“呵呵。”
皇帝將新剝好的蝦,蘸醋后丟入身邊毛明才的碗里,
又從魏忠河那里接過一條濕毛巾,擦了擦手,
道;
“你怎么沒守住?”
“奴才是貪心了。”
“那你怎么能保證你的繼任者,就不會貪心呢?”
“奴才……確實無法保證。”
“其實,打仗的事兒,朕不懂,朕也懶得去學了,因為朕是皇帝,做皇子時沒那個機會,做皇帝后,還真不能亂學東西,最怕學了個半桶水一知半解,反而會害了國家。
呵呵,就跟乾國的那位太上道君皇帝一樣。”
乾國官家最經典也是流傳最廣的兩個例子,
一個是當年只是一個守備的攝政王入京面見乾國官家,當面譏諷其不知兵;
然后乾國官家“冷笑”一聲,自以為智珠在握,下令三邊兵馬不得回援,讓不到七萬的燕軍,大搖大擺地在乾國北方領土上,打進來了,又撤回去了,同時,放任了鎮北軍靖南軍借道開晉。
第二個例子,就是乾國官家親自揮師,企圖圍殲當時還是平西王的攝政王,最后攝政王成功突圍的同時,還分兵將乾人的國都給端了;
等乾國官家回到廢墟一般的上京城后,驚愕地發現在兵難中逃出去的太子,竟然已經登了基,還給他追封好了謚號……
且還不是個美謚,里頭竟然有一個“厲”字。
這兩件事,
當事人都是攝政王,壓根就瞞不住,乾人想瞞,燕人也不答應,會渴著勁兒地幫他宣揚,再加上乾人自命清高的模樣,早就為諸夏他地之民集體不順眼,所以大家會合起伙來,一起編排乾人寓言故事。
不過,單純這兩件事上,乾國那位官家確實是犯了錯;
但憑良心講,還真情有可原。
第一次,乾國官家是輸給了靖南王田無鏡,完全被靖南王看破了手腳,從容借道,甚至還幫忙打了個策應;
第二次,乾國官家是對著了自認為不那么會打仗還處于“略懂”邊緣頗有些不自信的平西王鄭凡。
一個喜歡修道養生的官家,精通帝王制衡之術已經算可以了,卻偏偏要親自下場要和大燕兩代軍神打擂臺,輸……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年堯點點頭,道:“大燕兩代圣君,皆懂得識人、用人與信人,此大燕愈強之根基。”
皇帝其實很不喜歡把他自己和他老子擺在一起夸,
朝堂上時,那是沒辦法,得捏著鼻子認下他爹留下的整治遺產與影響力,這私下里嘛……
“朕那父皇要真能懂得完全放手,也就不會有第一次望江之敗了。”
第一次望江之敗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姬成玦怎么可能不知道?
不就是自家老爹想要扶持一下姬姓的大將給自己大哥安排上去了么,結果差點把自己大哥給一并毀掉。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丰市|
渭南市|
公主岭市|
漠河县|
行唐县|
台山市|
玉屏|
房山区|
苏州市|
邵阳市|
庄浪县|
马公市|
迁西县|
定西市|
两当县|
邛崃市|
鹤山市|
汤阴县|
西华县|
贵港市|
武宁县|
涿州市|
安泽县|
富蕴县|
贺州市|
柳河县|
洛隆县|
通城县|
谢通门县|
沐川县|
建德市|
西城区|
上蔡县|
永顺县|
南召县|
郑州市|
南城县|
灌云县|
招远市|
娄烦县|
尉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