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25章 小心地滑-《漢闕》


    第(1/3)頁

    魏相的奏疏,是塞在“皂囊”里遞進宮的,劉詢在平定霍氏之亂后,改革了密奏制度,取消副封,由此加強了“封事”的保密性。

    尚書臺無法先拆開知道內容,而統統得交給皇帝過目——當然,這也加重了皇帝的工作量,這也是劉詢每天大半時間都被案牘系住的原因。

    魏相的奏疏很聰明,先拿呂不韋說事。

    “文信君呂不韋者,本陽翟大賈也,以為秦公孫子楚奇貨可居,乃入諫華陽立嗣,使子楚為秦莊襄王,封河南雒陽十萬戶。及秦王政立,為相國,乃號仲父。”

    “立功既成,呂不韋亦思名望,乃使諸侯之士斐然爭入事秦為舍人門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二十余萬言。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布咸陽市門,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呂不韋所為,乃是立功不足,而欲立言立德,為秦制法,以固其位,使后世秦君必奉其法,尊其制也?!?

    “今亦有朝廷大臣,自詡功過呂氏,妄改圣人之言,而行功利之實,亦是欲為漢制法,使君臣之位倒懸也?!?

    他又舉了淮南王劉安的例子,劉安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修《淮南子》,除了興趣使然外,也是欲依靠立言得到士人傾慕,欲以行陰德拊循百姓,流譽天下,而陰謀畔逆。

    而且淮南王劉安還對孝武皇帝夸大了南越和東越的力量,是欲籍寇以自重,和某位大臣渲染“海西大秦國”的威脅如出一轍。

    雖然過去孝昭皇帝與大將軍光嘉雋不疑,曰:“公卿大臣當用經術明于大誼”,但魏相以為,要警惕這些重臣退而立言者,他們不是真的想搞學術,而是像呂不韋一樣,另有所謀。

    奏疏最后指名道姓,說道:“史書譏齊之孟嘗、楚之春申、秦之不韋,惡其僭越臣位,危亂國家。自竟寧以來,將吏多出任門,大司馬驃騎將軍雖退而著書,然其舊部秉樞機,故僚據權勢,在兵官。”

    “弘夫人安平公主通籍長樂宮,與太皇太后善,常詔門出入。又有烏孫解憂太后為外援,不可不慎,宜損奪其權,破散陰謀,以固萬世之基,全功臣之世。”

    魏相把該說不該說的都說了,只差誹謗任弘和五年來再沒見過一面的太皇太后私通。

    劉詢默默讀完,不動聲色,只暗道:“魏相或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關于那海西大秦國,早在劉詢登上皇位前,在西安侯府看輿圖時就聽其說起過,西安侯強調此事很多年了,雖沒明說目的,但劉詢明白,并不是為了什么“籍敵國以自重”,而是考慮到更長遠的事。

    孟子說過一句很有道理的話:“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劉詢不相信儒吏能干實事,在治國之術上選擇了霸王道雜之,負責行政和地方的仍然是熟悉律令的官員循吏,甚至還有不少“酷吏”。只要堅持這一點,大漢的拂士并不缺,反而是要由皇帝約束著他們,勿使地方法規太過繁密嚴苛,搞得民不聊生。

    但敵國,自從大漢唯一的宿敵匈奴殘滅,郅支西遷后,就徹底沒了。

    劉詢能感覺到,進入天安年,失去了匈奴的威脅后,國內已經有點西安侯說的“文嬉武戲”了。立功的武將官吏熱衷于買田安居,朝中的儒臣甚至說什么“既然匈奴已滅,那西域、北庭兩都護都不需要維持虛耗官府財帛了,索性裁撤了罷!”

    他們卻是根本不想了解一下,隨著邊境戍卒的裁撤,西域、北庭維持的駐軍也不多,反倒是商隊遠遠不斷進入玉門關,西域都護府已經不再倒貼錢,反而能掙點錢了。

    “大漢必有一個宿敵。”

    這是劉詢和任弘的共識,也是默許任弘夸大海西大秦國的原因。沒辦法,康居月氏甚至是安息等,都不夠看啊,唯有前朝暴秦余孽,能讓優哉游哉的漢人再度提起神來。

    但劉詢不高興的是,任弘在這個當口,不事先向他稟報,忽然向世人公布大秦國的存在,這是什么意思?

    結合近日來春秋三傳之辯的節點,還真有點魏相說的,想要借遙遠宿敵的存在,逼迫天子提高左傳地位,使之列為官學的意味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郸城县| 宜宾县| 称多县| 日喀则市| 桐梓县| 泗洪县| 乌什县| 芦溪县| 叙永县| 中卫市| 平度市| 鲜城| 武城县| 惠来县| 宁城县| 海盐县| 高安市| 西华县| 宁化县| 赣榆县| 光泽县| 齐河县| 锡林浩特市| 内江市| 长寿区| 惠来县| 海城市| 合阳县| 阳朔县| 丰镇市| 交城县| 乐业县| 诸城市| 瓦房店市| 乌拉特后旗| 区。| 建昌县| 西宁市| 分宜县| 措美县| 乌审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