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希臘人-《漢闕》
第(3/3)頁
但最終,郁成的城門緩緩開啟,郁成王,亦是大宛的副王隨文忠騎馬出城,朝任弘跪拜,表示愿意接受大漢的條件。從大宛獨立成一國,受漢印,只望漢軍勿要屠戮劫掠,郁成愿意供應大軍糧秣。
任弘大喜,立刻向朝中請詔賜印,而在郁成城派來協助漢軍運糧的宛人中,發(fā)現除了金發(fā)綠眼的塞種蠻子外,還有一類眼窩深陷,黑色胡須,從事當兵、經商的人種。
一問才知道,卻是當初大月氏擊破大夏國(巴克特里亞)時逃來大宛避難的希臘人后裔,據說還有一支大夏國的軍隊來投靠,他們的后代成了小有名氣的雇傭兵。
在順利勸降郁成后,西邊的貳師王,亦是大宛“輔國王”亦派人來請降,接受相同的條件。
這下大宛最重要的兩座城邦為了避免滅亡,都跳到了任弘的陣營,大軍糧食暫時得到了保證。任弘留下馮奉世帶著三河輜重兵留在兩城附近,向西方運糧,繼續(xù)將兵一萬余人,抵達了大宛都城:貴山。
大宛王果然還是沒接受任弘苛刻的要求,在聽聞貳師、郁成降漢后,便緊閉了貴山城,且派使者四出,向蔥嶺以西的大國們求助。
“當年漢使曾夸口說,誠以漢兵不過三千人,強弩射之,盡虜破宛矣。”
結果嘛……
李廣利帶著十倍的人數打了四十天,也才攻破了外城,大宛自己殺了宛王投降,看來這一位大宛王,是相信宛人能再扛過一次漢軍的圍攻。
而遠遠手持千里鏡觀察敵情的任弘,看著屹立在費爾干納盆地中心的貴山城,他有點明白,為何李廣利會在此碰壁了,這確實是玉門以西數千里來,任弘見過最堅固的要塞。
雖然仍是夯土墻,但墻前卻建著許多高大的塔樓,與土墻連接——不是希臘式的石頭塔樓,而是低配版的木塔樓,漢人稱之為“重木城”。上面布滿了方形射孔,獨特的是,東、北、南三面皆無城門,斥候回報說,只在西邊有一道大門,門兩側有高大的塔樓形馬面。
還有石制的引水渠從附近的錫爾河引水環(huán)繞城池四周,城墻下又有暗渠繼引水入城中,過去大宛人沒點出挖井科技,只汲城外流水,不過靠了“秦人”幫忙,據粟特商賈回報,貴山城中已經有幾***了。
在土墻內,還有一座純用石頭砌成的內城。
此刻,內外城墻和塔樓上站滿了人,遠遠能看到有金屬的反光。
當任弘將千里鏡湊在眼前時,他看到了典型的色雷斯風格希臘青銅盔,以及一面面如魚鱗般排列的鍍銀盾牌!
“那就是曾為大宛守城,善用夾門魚鱗陣,守住了內城的‘魚鱗軍’么?”
正是這支雇傭兵,在赤谷城危難時,拒絕了解憂太后的聘請。
不過所謂魚鱗軍,只是烏孫人、康居人的無知稱謂,任弘讓譯者細細問過那些深眼黑發(fā)的希臘裔后人,才得知這群雇傭兵真正的名字是……
“最后的銀盾兵!”
……
ps:第二章在0點前。
大宛城結構參考同在費爾干納盆地發(fā)現的明鐵佩古城。
銀盾兵和大宛的淵源,是作者根據資料自行推測腦補,小說家言,切勿當真。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平县|
宜春市|
阿拉善盟|
道真|
赤水市|
三门县|
石阡县|
赫章县|
清河县|
昌平区|
安图县|
体育|
沿河|
永靖县|
班玛县|
额敏县|
白朗县|
惠州市|
开原市|
务川|
珠海市|
西青区|
仁寿县|
芦溪县|
平利县|
洛宁县|
万荣县|
平安县|
绍兴县|
石林|
孝昌县|
盘锦市|
辉县市|
昌平区|
海安县|
库尔勒市|
泰顺县|
陆川县|
阿克|
任丘市|
阜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