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41章 這誰頂?shù)米“?《漢闕》


    第(1/3)頁

    狄俄尼索斯手里永遠離不開兩樣東西:銀盾,還有葡萄酒,這做派和他的名字很搭配——這是酒神的尊諱,也是一個爛大街的希臘人名。

    作為大宛希臘裔雇傭兵的隊長,狄俄尼索斯戴著有一頂擦得反光的色雷斯式青銅盔,手持三尺直徑的巨大圓盾,另一手拿著長矛,腰上別著短劍。他的胸、腹被厚重的甲胄包裹,腰部以下是散開的金屬或皮制戰(zhàn)裙,腿上還有明光閃閃的護脛。

    過去這是馬其頓重裝步兵的標配,如今卻只有寥寥幾人能擁有,三百多名士兵大多穿戴著斯基泰式的鱗甲,甚至有無甲的,腳踩涼鞋,分布在大宛西墻上,警惕著城外漢軍的一舉一動。

    他們唯一堅持傳承的,只有代代相繼的鍍銀盾牌,有的暗淡有的明亮,人數(shù)也只能湊夠一個小方陣的十分之一,但當舉起來站成一排時,仍是一個整體。

    這群人稱自己為“最后的銀盾兵”,據(jù)說他們的祖先乃是亞歷山大麾下的老兵,跟著亞帝遠征波斯,南下埃及,東去印度。而在亞帝死后,銀盾老兵們又參加了第二次繼業(yè)者戰(zhàn)爭,曾在波斯的戰(zhàn)場上沖對手,安提柯手下小崽子們怒吼:

    “愚昧的小子們,你們敢對那些隨亞歷山大征服世界的父輩動手嗎?”

    答案是敢。

    即便對方被這句話攪得士氣大減,即便年過五六旬的銀盾老兵戰(zhàn)斗力驚人,他們還是輸了戰(zhàn)爭。也有傳說說,銀盾老兵們?yōu)榱吮粩橙寺幼叩膽?zhàn)利品——他們?nèi)陸?zhàn)爭積累的財富,主動出賣了自己的指揮官。在銀盾老兵們看來,比起虛無縹緲的王室和死去的亞歷山大大帝,金錢更為令他們珍重。

    不論事實如何,戰(zhàn)后他們都被安提柯派遣到東方邊境阿拉霍西亞那(阿富汗東南部),執(zhí)行對付蠻族的危險任務(wù),自生自滅。

    到了第四次繼業(yè)者之戰(zhàn)時,控制波斯的塞琉古重新建立了銀盾兵的番號,但那已是頂了個名頭的冒充者,真正的銀盾老兵的后代,永遠留在了東方,業(yè)已獨立的巴克特里亞。

    直到巴克特里亞被大月氏和塞人入侵,這群人帶著部分希臘后裔來到大宛請求容身。在此地,他們重新拿起祖先的盾牌,成了雇傭兵,并在四十年前李廣利攻宛時大顯身手,幫大宛守住了內(nèi)城。

    “這次也一樣。”

    狄俄尼索斯如此向他的岳父大宛王夸口,而他們也確實擁有一種守城的強力武器。

    倒不是弩炮,這群希臘后裔離開本土太久太久,他們的衣著飲食還在大夏時代就與巴克特里亞土著同化了,連語言文字都開始與繼業(yè)者諸國不同。大夏滅亡后,一百多年顛沛流離讓他們失去了更多東西,歷史細節(jié)漸漸遺忘,甚至是連對希臘諸神的信仰都被拋棄,技術(shù)更是退化得不行,曾在亞帝軍中被使用過的,較為精密的弩炮已經(jīng)無人會造。

    但更簡單些的扭力投石車,倒還有幾架,只是比兩百多年前又粗陋退化了不少。

    與中原在戰(zhàn)國時代發(fā)明的杠桿拋石武器“飛石”原理不同,希臘人的投石車利用的是螺旋狀緊緊盤曲的巨型筋腱絞索的扭力。

    這種小型投石車被放置在大宛西城墻上,由銀盾兵們親自看著,旁邊擺放著成人拳頭大小的石彈丸。

    在漢軍出動士兵來試探時,投石機的兩側(cè)各有四個年輕士兵絞動桿臂,讓絞索緊緊扭在一塊,直到幾乎把桿臂拉成與地平齊為止,另一人立刻將石彈丸放在桿的頂端的“勺子”里,當猛地松開絞盤繩索時,桿臂被釋放以后,向上彈起,從擲彈帶中將石彈奮力擲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吉沙县| 定西市| 莲花县| 钦州市| 独山县| 扎囊县| 高雄县| 乳山市| 佛坪县| 澜沧| 松潘县| 双柏县| 沅陵县| 安阳市| 阳山县| 德阳市| 安远县| 黄浦区| 日土县| 广安市| 丰镇市| 无锡市| 项城市| 余江县| 玛曲县| 富顺县| 名山县| 镇沅| 吉隆县| 渭源县| 上林县| 祁门县| 水城县| 德惠市| 和林格尔县| 长兴县| 进贤县| 阜康市| 永州市| 仁布县|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