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商國即將興起,封神大劫還會遠嗎? 因與他這個天庭水神定下了三道仙契,那有琴玄雅的長嫂‘簡狄’,已將腹中孩兒命名為‘契’。 若是李長壽推算自己記憶沒有出錯,‘契’應該就是商國之祖。 接下來,按天道指引,簡狄將會帶領洪林國殘眾,前往南贍部洲東北部,在那里建立新的國度。 商至‘湯’而興,‘契’為商祖,‘湯’為其后人,也是下一任人族的共主…… 李長壽雖然只是叮囑孔宣,護持新國百年,但聽孔宣所說,他應是要在新國久住了。 ——鳳族現在也就孔宣與那只小孔雀,搬家自是無比簡單。 且他們鳳族是靠血脈提升實力,凡俗污濁氣息也無法影響道基,在凡間住個千八百年,并不算什么大事。 李長壽不由回想往昔…… 他距離封神大劫,竟然這么近。 原本覺得南洲俗世中,商國影子都沒,還是夏國之后仙朝林立的階段,中神州眾仙門將自己的影響力投射到南贍部洲; 左右人族命脈的,依然是掌握了力量的一小撮人族生靈,立在人族最高點的,還是道門。 從這種情形去判斷,封神劫難怎么看,最少也應還有幾千年才會到來。 沒想到…… 李長壽一直去尋找封神大劫即將到來的前奏,事到臨頭,自己也成了其中的一小段旋律。 這種感覺,倒也是頗為奇妙。 但同樣,也讓李長壽有些惆悵…… 他還真成了【洪荒天道一塊磚】,哪里需要,就被天道往哪里搬。 接下來,必須開始撩撥天道,做些對天道底線的嘗試了。 【被動等待始終不如穩妥地主動出手。】 在封神大劫開始之前,能否完全滅殺陸壓,是李長壽此時最想得到結果之事。 若是滅不了陸壓,無論是什么因素導致的,都證明自己無法大幅度更改封神大劫的結果,努力的方向就是保全趙大爺和三仙島。 咳,這是為了保全道門之元氣! 壽之正義面容。 若能順利滅了陸壓,且后面讓哪吒和尚未出世的敖丙,成就一段感天動地兄弟情…… 李長壽還真就敢送西方教上封神榜,為道門保留一批大高手! 至于上天庭得正神之位,有可能會讓西方影響到天道運轉之事…… 只給西方一小部分不重要的神位就可解決,重要神位自然還是要道門高手把持! 無他,信得過罷了。 比如八部正神中的‘斗部’正神,可以把斗部的普通神位給西方之人,然后由道門高手,擔任負責管理斗部眾神的正神神位。 反正西方教被迫改為佛門后,那么多佛、菩薩閑著也是閑著,對天道運轉也沒什么幫助…… 有一說一,出于為道祖老爺減負、為天地穩定的角度考慮,封神大劫將西方納入應劫范圍,是一件很有必要,且很有意義之事! 當然,這些只是空想,且是最理想的狀態。 穩妥起見,李長壽必須考慮更多‘不理想’的局面。 即,封神大劫自己無法做出任何改變,或者自己此時的所作所為、所有算計,都在促使劇本朝著原本封神大劫而去。 那李長壽就不得不做最后一手準備…… 原本的封神故事中,趙公明身死、三霄一怒擺下九曲黃河大陣,削去了大半十二金仙的道行修為,引來圣人出手。 云霄、瓊霄身死魂魄進入封神榜,云霄仙子被老子用乾坤圖卷住,壓去了昆侖山麒麟崖下。 ‘果然,稍后還是要去麒麟崖那邊布置一番,跟闡教也必須發展點友誼,最好讓他們欠自己幾個人情。’ 到時候真的算計封神失敗,自己也能請人搭把手,將云霄仙子在麒麟崖下救出來。 不過…… 李長壽心神挪回本體一陣,看著自己儲物法寶中靜靜躺著的落寶銅錢。 封神,如何不可改? …… 且說李長壽的水神馬甲,與孔宣、趙公明喝酒聊天、興致正濃時。 洪林國王都城,再次安靜了下來。 度仙門大部分仙人已經回返山門,只有幾位天仙帶著三十余真仙執事,在城中安撫傷者、救助凡人,并幫有琴玄雅料理家中后事。 有天庭水神一句話,道微仙宗自不敢為難洪林國王族,且主動約束兩個部族的大軍放緩攻勢。 有琴玄雅的母親也算明事理,并未提任何多余的要求,表示能死里逃生、得以延續血脈已是最大的幸事…… 她只是命人帶上了一些宮中的財物,帶上了對洪林國王族忠心耿耿地幾個家族、數千兵將,收拾起了王族的部分財物,連夜離開王都城。 有不少城中凡人因恐慌戰事而自發跟隨,最后倒也匯聚了十多萬人…… 這些,都是商國最初的根基。 “長壽師兄?” 耳旁傳來輕聲呼喚,大半心神寄托在‘水神’紙道人身上、與趙公明討論如何操辦‘分手大典’的李長壽,挪了部分心神回到王宮附近,緩緩睜開眼。 有琴玄雅已換上了她那件火紅長裙,宛若拂曉時提前降臨的朝霞,自半空飛來,輕盈地落到李長壽身前。 而后抿嘴低眉,有些欲言又止。 李長壽道:“怎了?可是又遇到了什么難事?” “并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