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位玉帝陛下,還真是總能整出些新花樣。 本以為把華有銘忽悠進書院,就能順利引導他朝正路發展,順便讓玉帝和王母的歷劫身提前看對眼,迸發出正義的火花。 但華有銘突然來一手堵門,倒是李長壽此前未想到的。 不止如此,華有銘還強行立了一個標準,讓大半不學無術的權貴家少年都被阻攔在外;看華有銘嘴邊那得意的笑意,他自己也應當…… 不認識百個字吧。 李長壽暗自輕笑,剛想通知華府的那位將軍大人來一趟,本已進入書院的夏凝霜卻翻了個白眼,折身回返,對著攔門的華有銘道: “少將軍好大的威風。” 華有銘眉角輕挑,淡然道:“夏姑娘好大的口風。” 夏凝霜并不著怒,有些單薄的身子靠在書院的大門上,抱起胳膊,淡然道: “書院老師乃是真正的大賢,他定下的規矩自有其道理,你這強行加一條限制,豈非畫蛇添足、故意為難?” 最前方的那群大人們齊齊點頭。 華有銘雙手背在身后,昂頭挺胸,朗聲道:“正是因書院內的先生是當世大賢,咱們才更應要求嚴一些! 出身富貴、大字不識幾個的,進去能學到什么?倒不如將這些位置讓出來,給本城那些真正讀過書、學過道理的同輩,這樣才能為本城培養出更多人才! 各位說,對不對?” 下面那群穿貂戴玉的年輕小伙,頓時深以為然;雖然一個個當著自家大人的面不敢出聲,卻暗中對華有銘豎起大拇指。 “此言差矣,”夏凝霜淡然道,“一時不學無術,又怎能代表一生便不學無術? 此地之排位,大多是按城中權職高低所列,其職位或兄弟相傳、或父子相傳。 選七位城中權貴家的子弟培養成才,對本城益處大?還是選七位貧寒出身、滿腔抱負卻無處施展的子弟,對本城益處大? 書院的先生讓此地排位靠前者先入內,未嘗不是有這般考慮。” 華有銘一愣,眼珠轉了轉,立刻杠道: “正如你剛才所說,一時不學無術,又不能代表此人一生便不學無術。 那一時不得意,也不代表此人一生便無宏偉大功!” “少將軍可知自己在說什么?” 夏凝霜指尖纏繞著一縷青絲,面紗后的嘴角微微冷笑,“你這般言語已是離經叛道,怕是要被華將軍吊起來打的。” “哼,”華有銘昂首道,“本少何懼有之!” 下方那群大人面面相覷,他們也搞不懂這兩個年輕人到底在說什么,但覺得都很有道理的樣子。 正此時,書院內傳來一陣大笑聲。 身著寬松長袍的中年文士踏步而來,身姿飄逸出塵,披散的長發隨風飄舞,一股祥和安逸的氣息在各處回蕩。 門外這擁堵的人群連忙行禮,不少婦人雙目放光,孩童少年們則好奇地打量著這位傳說中的大賢。 登場的自然是李長壽……的紙道人。 “哈哈哈哈哈!好一個權貴貧寒之辯!這位少將軍如何稱呼啊?” “華有銘!” “銳氣十足、吾心甚慰。” 李長壽雙手揣在袖中,笑道:“有銘可否如實相告,這般道理,是你心底所想,還是不愿入我書院,故意強詞奪理?” 夏凝霜喊道:“他就是故意強詞奪理!” 華有銘本想回敬一句,但面對眼前這位先生,打心眼里不愿撒謊,便道: “先生莫怪!家父是本城守將,我今后也要做守護此地的將軍,自當勤練拳腳、挽弓乘馬,早日有斬蛟擒虎之力! 識字什么的,我是不愿學的!” 李長壽含笑道:“華將軍如何知道,我這里不教拳腳功夫?” 言罷,李長壽從袖中抽出雙手,左手招來一片落葉,又隨手一擲,這落葉帶著急嘯聲沖天而起,在數十丈高的空中炸出驚雷聲響。 華有銘眼都看直了。 李長壽笑道:“想學?” “嗯,嗯嗯嗯!”華有銘一陣點頭。 “我教你啊,”李長壽雙手揣回袖中,輕笑兩聲,轉身回了書院。 華有銘雙眼放光,前后腳就跟了進去,讓一旁的夏凝霜翻了個大大的白眼。 華有銘剛入內,下方就有十多個少年少女一擁而上; 待進得書院門中的足夠二十人,院門自行閉合。 又過一個時辰,書院門再次打開,十三人垂頭喪氣地走出; 無論他們怎么想,都想不透這位大賢選弟子的標準是什么,但總歸是被篩了下來。 留下的七人為四男三女,一對青梅竹馬有婚約、一對姻緣殿內有姻緣,一對自然就是玉帝和王母的歷劫身,以及…… 一個湊數的。 此時的書院正中,四面通透的竹屋內,七名少年少女各自盤坐在矮桌后; 微風襲來,竹葉沙沙作響,竹屋兩側的帷幔微微揚起,坐在搖椅中的先生端著紫砂茶壺,溫聲聊著一些早已備好的話題,讓七個年輕人聽的津津有味。 先生背后,假山流水叮鈴作響,鳥啼蛙鳴之聲遠遠近近。 正是年少好時光,不負韶華莫凝殤。 李長壽談天說地了一陣,暗地里為其他五人點開靈根,讓他們有‘豁然開朗’之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