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昆侖山除卻是圣人道場玉虛宮之所在,也是洪荒著名的散修聚集之地。 此地修行的眾多老神仙,大多與闡教沒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畢竟闡教收徒門檻相當高,并非尋常金仙就能企及。 此地修行的不少仙人,都是耳聰目明、消息靈通之輩,與中神州各大坊鎮(zhèn)、各大宗門,都有密切的聯(lián)系。 所以,昆侖山漸漸成了洪荒小道消息集合地,各個峰頭那近乎每日不停的仙宴,成了最好的仙神交際場。 度厄,老名流了。 最近這半個月,洪荒之中有關(guān)【十二品紅蓮即將現(xiàn)世】的消息,九成都是源自于此。 最初大半仙人都當這是假消息。 洪荒太大,類似的傳聞每日都有許多,難辨真?zhèn)巍? 但當度仙門祖師、人教圣人老爺記名弟子——度厄真人,一次酒后開口,事情就變得不一樣了。 ‘這消息還能有假? 貧道找不少好友打聽過了,十二品紅蓮確實即將出世,此物可鎮(zhèn)壓大教教運! 貧道在截教的幾位好友都趕去血海之中搜尋了,各位莫要多問,此事也莫要外傳,免得給貧道那幾位好友增什么事端,貧道可是答應(yīng)了他們要守口如瓶。’ 于是,【十二品紅蓮即將現(xiàn)世】之事,幾日內(nèi)傳遍了洪荒五部洲各大仙門,以及就近的數(shù)十座大千世界。 各大仙門的高手、洪荒五部洲內(nèi)的散修,朝血海蜂擁而去,讓地府不得不嚴陣以待,也讓天庭只能再次增兵。 還好,李長壽未調(diào)查消息來源…… 血海中的高手一多,事情就變得復(fù)雜了起來。 各路散修、仙宗來人數(shù)量雖多,但大多都是各自為戰(zhàn),遇到好處湊一湊,遭遇麻煩自會一哄而散; 修羅族將血海視作自身家園,更是對十二品紅蓮無比看重,敵視一切前來血海之中搜尋紅蓮蹤跡的煉氣士。 雖然,他們也沒紅蓮的準確消息。 雙方已開始爆發(fā)斗法,煉氣士一方都是接戰(zhàn)急退,誰都不愿死斗。 西方教、闡教、截教倒是開始約束弟子,尤其是西方教,大半高手都已回返靈山,并未在血海中繼續(xù)摻和。 這讓李長壽最近幾日不得不懷疑,這西方教會不會已經(jīng)尋到了十二品紅蓮,卻故意不拿,想借此讓道門三教起爭執(zhí)。 可這般至寶,對外宣稱‘貧瘠’的西方教,如何會不去拿? 又或是,因某些原因,無法取出那只血蓮,所以西方教選擇放棄,再將消息傳開,借此算計? 這個解釋倒是最合理的。 頭疼,李長壽現(xiàn)在的唯一感覺,就是頗為頭疼。 血海邊緣,二十萬精銳天兵駐扎的大陣中,他正在營帳內(nèi)來回踱步。 主位上,蓄著大胡須的天庭主將魏深末抬手扶須,用粗狂的嗓音道: “水神,闡教和截教的仙人還未來找你嗎?” 玉帝這第四號化身,明顯也是花費了一些心血,從外形相貌、用詞習(xí)慣,都盡量避免讓人聯(lián)想到天庭玉帝。 他如此一問,李長壽停下步伐,坐回了側(cè)旁‘軍師位’,嘆道:“這倒是能佐證,我所交之友都還不錯。” “哦?”魏深末扶了下頭上的仙盔,“為何會這般說?” 李長壽道:“咱們來此地已過六日,截教、闡教與我相熟的仙人都未現(xiàn)身,應(yīng)當就是怕我難做。” 魏深末發(fā)出一陣豪邁的大笑聲,言道:“確實是這般,本元帥原本還以為,咱們剛到此處,就會有兩教高手前來與你碰面。 本元帥此前還擔(dān)心,會不會在這里打起來。” “不會,元帥放心就是,大家心里都有數(shù)……嗯?” 仙識突然捕捉到,在東、西兩個方向,各有一道流光朝天兵大營疾射而來,其內(nèi)包裹著兩只玉符。 這…… 剛夸完,兩邊就來信了? 突見一道金光極快地閃過,兩只玉符離著營地還有千里,就被這金光捕獲。 少頃,帳門打開,一身黃金鎖子甲的金翅大鵬邁步入內(nèi),將兩只玉符捧到李長壽面前。 “老師,已查過了,未有機巧算計!” “善,”李長壽答應(yīng)一聲,看似從容地接過玉符,實際上心底依然帶著八成警惕。 讀罷玉符中的訊息,李長壽的白眉先是緊皺,而后舒緩,低聲道:“金鵬,勞煩你繼續(xù)在外巡查。” “是!” 金翅大鵬鳥拱手行禮,轉(zhuǎn)身匆匆而去,精神十分飽滿。 玉帝化身魏深末起身來問:“怎樣了?” 李長壽將其中一枚玉符遞給魏深末,另一枚玉符收入袖中,笑道:“元帥,這個就莫看了。” 魏深末眼前一亮,笑道:“是云霄仙子送來的?” “嗯,”李長壽輕輕舒了口氣,“她讓我安心處置此地之事,她也知我處境為難,勸我莫要因私情而動搖自身立場。 還說,稍后她若奉師命,前來血海之中爭奪十二品紅蓮,也會盡力勸誡同門勿要輕啟戰(zhàn)端。” 魏深末贊道:“當真是個識大體的仙子,水神何不早早迎娶?” “還早,還早,”李長壽忙道,“元帥先看闡教來信,這是赤精子師兄發(fā)來的信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