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八十一章 加冕-《紹宋》


    第(2/3)頁

    說著,這位趙宋官家直接起身離開,片刻后從帳中出來時便已經換上了一件大紅袍子和硬翅幞頭,然后便直接往祭壇方向而去,而趙宋皇帝既然起身,此處諸多宋將、宋臣也都紛紛起身隨從,旋即,早就不耐煩的兩位蒙古首領也都起身,見此形狀,耶律大石停了片刻,終于也帶領諸契丹將領站了起來。

    高昌王畢勒哥長呼了一口氣,也趕緊起身相隨。

    儀式非常簡單和粗糙,祭壇雖然是圓形的,卻只是倉促磊成,青牛、白馬也沒有,只是奉上三牲,所謂冕旒趙官家也只有一套,更是不可能倉促送來,而兩位蒙兀首領就更是隨意……他們原本以為只要歃血就行了呢。

    但不管如何,以這年頭對天地的敬畏,幾家軍政實體的首領匯聚一處,想要約個盟約,總得經此一遭,才算是對天下有所交代。

    貢品奉上,日頭正盛,趙玖當仁不讓,居中靠前而立,耶律大石落后一步,兩位蒙兀頭領雖然看起來混賬,而且已經喝了半日的酒,但此時也沒有誰越過去捋誰的胡子。

    而眾人立定,便有中書舍人呂本中給國際友人鄭知常送上了一摞祭文。

    真的一摞祭文!

    鄭知常怔了半晌,方才醒悟手中全是祭文,然后卻是硬著頭皮,頂著烈日開始宣讀:

    “自炎黃之后……堯舜禹相傳,大禹以治水功天下,受位,其子夏啟開家天下,三代以下,中國遂有夏……又有商繼……武王伐紂,周乃有天下……至穆王之孫懿王時,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國……后有齊桓公出,尊王攘夷,九盟諸侯,中國方安……”

    祭文是呂本中動筆而成,趙玖親自潤色的,然而此時鄭知常讀來,眾人聽來,卻宛如在聽中國歷史一般,乃是從炎黃到堯舜禹,然后夏商周秦漢南北唐五代一并順了下來,中間大事居然一件不少……而且這個過程中,光是中國這個詞就重復出現了不下數十遍,一點都不講究文采上盡量避免重復的設定。

    講實話,就這個祭文,知道的自然知道這是在祭祀天地,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做中國歷史啟蒙教材呢!

    不過,讀到后來,眾人方才漸漸醒悟,這不是在講歷史,而是通過講歷史來列家譜!

    “及至唐后,裂國十余,并于宋、遼,遺于蒙古、高麗……高昌者,漢之外孫也!”鄭知常讀到這里,早已經掀開了十幾頁,累的是口干舌燥,汗如雨下,但卻根本不敢稍停。“故曰,中國之傳如線,清晰可列,未嘗斷絕!”

    聽到此處,蒙古人稀里糊涂不說,非常有文化的契丹人也沒有任何異議,因為他們早八輩子就自認炎黃子孫了,甚至還時不時的要跟趙宋爭一爭炎黃正統,說宋人是南朝他們是北朝云云。

    而也就是到了這個時候,同樣在太陽底下曬得不行的眾人終于徹底醒悟過來,為什么趙官家要讓人在這里講歷史、報家譜了。

    “未及,有女真起于白山黑水,未能究其根本也。彼僚趁中國未統,且逢亂君,竟發豺狼之兵暴虐北方,殺中國之君、略中國之財、殘中國之民、據中國之土,是可忍孰不可忍?昔春秋時,諸夏會盟,遂驅除四夷,安定中國。今宋天子玖……玖?……玖匯集炎黃子孫,下列者四,曰遼;曰蒙古;曰高……高麗;曰大……理?又有中國外孫高昌在列,會盟于黃河金泊,共約進退,誓滅女真狄夷,犁其庭掃其穴,以使中國復統!如有違誓,天下共討之!”

    聽到這里,雖說大理這兩個字出現的比較突兀,可到底說到了正事,祭壇下的眾人不論哪族哪家,此時只有松一口氣的感覺……至于大理,純當這位趙官家腦子抽了就是。

    “曰,胡虜無百年國運者也!”

    鄭知常又辛苦翻過一頁,見到只剩下最后一段,陡然精神飽滿,旋即加大音量,努力讀完。“又曰,幽州、冀州中國之都也,狄夷安能久居?!又曰,自古未常聞中國之貴事狄夷雜種也!當此之時,天運循環,中原氣盛,億兆之中,降生文武,玖既領中原才德,又得炎黃諸夏襄助,必當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請天地觀將來成敗!故茲告諭,想宜知悉。”

    這最后一段,倒是有幾分氣勢文采了,但此時,耶律大石以下,幾乎人人被曬的頭暈眼花,也懶得去夸贊。

    至于其中這位趙官家玩弄筆墨,把自己弄到主導者和帶領大家的上位者身份上,考慮到畢竟說到了宋遼并列,耶律大石以下,懂行的契丹人也就都捏著鼻子認了……誰讓大宋此刻兵馬更盛呢?

    閑話少說,鄭知常一篇中國上下五千年大歷史讀下來,幾乎癱軟,所幸寫這篇文章的呂本中早有準備,立即便有甲士上前將鄭友人給扶下來,灌了些溫鹽水,這才讓他重新立定。

    而不及多歇,早有御前班直甲士在統制官劉晏的示意下一擁而上……倒不是要砍人,而是將早已經曬熱了的血酒一一奉上,趙玖以下,耶律大石、孛兒只斤合不勒、忽兒札胡思、畢勒哥不提,岳飛、吳玠、曲端、王德、劉錡、李世輔等趙宋大將,蕭斡里剌、耶律余睹、耶律燕山、趙合達等上臺面的契丹將軍,外加剛剛下來的鄭知常,以及呂本中、仁保忠等人,還有兩個蒙古大首領部下的幾個同族頭人,幾乎是人人一杯熱血酒。

    而趙官家也毫不猶豫,居然不對著祭臺,而是轉過身來,對著眾人端起來一飲而盡。

    大宋文武,還有那些知機的契丹大將,只以為這位趙官家又在占便宜,卻也懶得計較,便直接對著這位官家一飲而盡,宛若在朝這位官家立誓一般。

    一碗血酒飲罷,眾人熱的齊齊呼了一口氣出去。

    但事情還沒完。

    “合不勒汗!”

    趙玖揮手示意。“正要借此場面,與你封蒙古國王!”

    眾人紛紛一怔,但旋即醒悟,便是耶律大石也沒有多言……合不勒自請冊封的,這位趙宋官家也樂意冊封,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之前也隱約有些溝通誰也無話可說。

    唯獨忽兒札胡思面色微變,但終究不敢多言。

    于是乎,眾人紛紛讓開,而很快便有劉晏上前,捧上一個匣子,趙官家當眾打開,從里面取出了一個精巧金冠來……仁保忠是唯一走神了的人,因為他好像隱約認得那個金冠,似乎、大概是西夏梁王的王冠,誰想到這趙官家這般摳門,居然在此處廢物利用了?

    合不勒渾然不知那是死人戴過的玩意,恰恰相反,他在草原上廝混,何時見到這般精巧之物?一時大喜之下,他干脆直接脫帽上前。而趙官家也沒有讓合不勒下跪什么的,只是端起金冠,朝微微欠身的合不勒頭上一放,便算是了了此事。

    合不勒扶住金冠,只覺得這個金冠居然正好能卡住剃過的腦袋,可見是趙宋官家有心準備了,便更是歡喜,然后直接站直身體,與周圍紛紛稱賀之人拱手回禮。

    然而,不待眾人賀喜之聲稍緩,只見那御前班直統制官劉晏復又從身后班直手中接過一個匣子,然后捧將過來。

    趙玖打開匣子,居然又捧出一個差不多大,但形制不同金冠來,然后從容朗聲笑對:“朕想了一想,斷沒有只給合不勒汗封蒙古國王而不給忽兒札胡思汗一個國王來做的道理……朕的意思是,此番兩位都有大功,所以,合不勒汗便為東蒙古王,忽兒札胡思汗則為西蒙古王……都受朕的冊封,如何啊?”

    不待兩位蒙古王反應,耶律大石便當場笑出聲來:“正該如此!這是天大的喜事!”

    忽兒札胡思怔了一怔,也旋即大喜,便上前謝恩,居然是直接單膝下跪了,而合不勒汗微微一怔,復又想了一想,到底只是頂著金冠,隨眾笑對:“正該有俺安達的一個王來做,從此蒙古東部歸俺,西部就歸忽兒札胡思安達來領。”

    說話間,趙玖才不管孛兒只斤合不勒的心思呢,直接便在仁保忠復雜的目光中將原屬于西夏晉王察哥的金冠戴到了忽兒札胡思的頭上。

    盟約既成,東西蒙古王又先后加冕,現場氣氛更加熱烈。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民县| 会东县| 依兰县| 阳山县| 江安县| 龙岩市| 施甸县| 平度市| 佛学| 乡城县| 京山县| 明水县| 太仆寺旗| 来凤县| 海门市| 清苑县| 邵阳县| 泊头市| 丰顺县| 泗阳县| 铁岭市| 岳阳市| 施甸县| 玛曲县| 藁城市| 瓦房店市| 义乌市| 江口县| 商河县| 海阳市| 上杭县| 商河县| 霍山县| 翁源县| 黄山市| 普洱| 施秉县| 千阳县| 南充市| 武城县| 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