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是對法則的感悟和解析。 唯有涉及法則之妙,以自身能量融合法則之力,才算是踏入了半神之境。 而想要以自身的血肉之軀承載天地法則的偉岸力量,就必須要強大的精神力量和心靈之力。 精神力量就不必細說了,大家都懂。 而心靈之力則是由生靈的心靈活動而滋生出來的一種奇妙力量。 無論是歡喜、憤怒、哀傷、愛欲、恐懼、堅毅不屈還是虔誠信仰…………這些都能滋生出相應的心靈之力,或者也可以稱之為愿力。 靈魂越強大,心靈活動越劇烈,滋生出來的愿力也就越強。 這種力量源自于靈魂,卻又有別于單純的靈魂之力, 而是一種能夠與生命和靈魂共振的奇妙力量。 只要這種愿力足夠強,就可以百倍千倍地放大自身的生命和神魂之力。 通過這種力量的輔助,強者可以更輕易地感悟和容納法則之力,并以此為媒介,納天地偉力于自身。 因此半神境的本質其實就是將法則之力融入自身的力量當中,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將自身的意志印入自身力量當中,再不斷強大自身意志,來參悟和承載法則之妙。 因此傳說中的那些仙神們,在修行中都會涉足心靈的領域。 道家是修持自身,打磨和堅定道心,佛家是修禪心靈性,神明則是神與法融,代天行法。 而無論是道家,佛家,還是四方諸神,在各自的修行體系中,卻又都有一些共同之處, 譬如人前顯法,留下種種神跡傳說,傳播宗教信仰等等。 這本質上其實都是收納眾生愿力為己用,借眾生信仰之力增幅自身,再通過這種增幅去感悟和融匯天地法則。 因為相比起歡喜、憤怒、哀傷和恐懼這些情緒所產生的愿力,通過虔誠信仰所產生的信仰愿力顯得更加純粹,也更容易煉化吸收。 這無疑是一條通用的修行捷徑。 說到信仰,潘隆忽然想起來了, 自己不是也有一群信徒嗎? 這幾天來一直忙著搜取情報,解析神力,都忘了自己的那些信徒了。 當下將目光透過本源空間,投向下方的山海界。 然后他就愕然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