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芒卯細(xì)細(xì)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蘇代確實是先問案再閑聊,然而這個家伙在閑聊之中會有意無意的征詢對方對于趙國的看法,并且隱晦的暗示將來我們趙國肯定是要一統(tǒng)天下的,你作為魏國大臣可是要好好的考慮一下后路才行啊。 芒卯問完之后,一股涼氣之中從腳底沖到了頭上。 蘇代的這番話意思簡直太明顯不過了,這不就是要提前挖魏國的墻角嘛! 芒卯幾乎是立刻就拉著這名官員進(jìn)宮,面見了魏王。 在剛剛看到芒卯的時候,魏王的心情其實還是可以的。 因為宮中剛剛傳來的消息,魏王后又懷孕了,魏王很有可能再添一個麟兒或者公主。 加上這些天來趙國人搞的那個調(diào)查團(tuán)也還算是比較安分,都沒有出現(xiàn)在魏王這邊,俗話說得好眼不見心不煩嘛,所以魏王也是樂得清靜。 但是當(dāng)芒卯和這名魏國大臣一五一十的將事情原原本本的告知了魏王之后,魏王自己也清靜不起來了。 “所以說,蘇代這個混賬東西表面上是在查案,但實際上卻是借著召集大臣的功夫,偷偷的策反寡人的臣子?” 芒卯臉色十分沉重的點頭,然后朝著魏王請罪:“大王,老臣明明就跟在蘇代的身邊,卻未能夠察覺到蘇代的奸計,請大王責(zé)罰!” 魏王嘆了一口氣,道:“芒相不必如此,蘇代的這些做法寡人也是知道的,寡人不也一樣沒有識破嗎?唉,只能怪這趙國人實在是奸猾,可恨!” 在痛罵了一番無恥的趙國人之后,魏王突然又開口道:“對了,你說既然是這樣,那么為何之前那些大臣們卻一個都沒有稟報這件事情上來呢?” 大殿之中突然就陷入了一陣極為可怕的寂靜之中。 芒卯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這才是問題的真正關(guān)鍵所在! 之前,蘇代可是整整約談了好幾十名魏國大臣,但是這些家伙卻完全沒有任何一個人告出來。 難道說,這些人全部都接受了趙國的拉攏,成為了趙國在魏國之中的耳目? 如果是那樣的話,那可就太恐怖了。 要知道蘇代可是幾乎將大半個魏國朝堂都約見了一遍啊,這豈不是代表著大半個魏國朝堂都叛變了? 而且,還不僅僅是蘇代,蘇代的哥哥蘇秦同樣也跑到相邦官署之中約見了不少人,誰能保證這里面又沒有人叛變? 芒卯深吸了一口氣,道:“不對,大王,事情肯定沒有這么簡單。” 想想就知道,如果真的是大半個魏國朝堂都叛變了的話,魏王和芒卯作為魏國的大王和相邦怎么可能一點風(fēng)聲都收不到? 而且,之前蘇代見過的不少人之中也有魏王和芒卯絕對信任之人,這些人也是肯定不會背叛的。 這邏輯就不通?。? 所以說,這究竟怎么回事? 芒卯想來想去,覺得可能性只有一種。 他猛然抬起頭來,幾乎是異口同聲的和魏王一起說道:“趙國人并不是每一個人都進(jìn)行了策反!” 是的,只有這樣才能夠解釋面前的這個局面。 蘇代在召見這些魏國大臣的時候,肯定是已經(jīng)做了一些事先的了解,然后又在當(dāng)面的會談之中試探出了對方的態(tài)度,接著才會對那些可能產(chǎn)生動搖的對象進(jìn)行一番暗示,進(jìn)一步的進(jìn)行展。 至于那些事先就知道說不通的、不會動搖的家伙就什么也不說,純粹是真正的閑聊。 而且,現(xiàn)在的局勢是這樣的,很多人可能也并不想要背叛魏國,但出于多條路的想法,他們可能也會先和趙國人建立聯(lián)系,等到時候再決定是不是要真正的投靠趙國。 這樣的墻頭草應(yīng)該屬于大多數(shù)。 所以,真正忠于魏國、忠于魏王和芒卯的那些魏國大臣才會完全沒有現(xiàn)任何的異狀,一直到現(xiàn)在! 魏王臉色極為陰沉的提出了一個問題:“既然是這樣,那么究竟誰悄悄的在暗中答應(yīng)了趙國人的拉攏呢?” 芒卯思考良久,腦海之中閃過了一個又一個的名字,最終苦笑一聲:“老臣也不知道?!? 芒卯當(dāng)然不可能知道,畢竟所有的談話都是當(dāng)事人和蘇代當(dāng)面進(jìn)行的,芒卯又不是他們肚子里的蛔蟲,怎么可能知道他們究竟是怎么樣的一個想法,究竟有沒有動搖并且答應(yīng)了趙國的拉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