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么問題就來了,它的收稿絕對是非常的嚴格和具有競爭性的。 “院長,你不怕被拒稿嗎?”阮彬道。 “你小子這是哪壺不開提哪壺!”林副院長很想狠狠的踹一腳這個扛精! “我們的這一臺歷史罕見的手術論文還是有很機會過稿的!首先我們的病人的甲狀腺癌歷史罕見,是我們第一個完成全球首例的手術!第二,我們這臺手術當中使用了新術式,也就是你的阮氏體外膜肺氧合術!這兩大亮點就非常的有分量?!? “特別是你的阮氏體外膜肺氧合術已經超脫了傳統的體外膜肺氧合。很多心臟手術都需要體外循環技術。而你的阮氏體外膜肺氧合術在此基礎上擴展了更多的功能,能讓更多手術都可以用上,并且打破了原來體外膜肺氧合術的一些技術禁忌。能讓更多不可能的手術變為可能!如果一旦推廣起來,具有重大的意義。所以我有七成的把握能過稿的!”林副院長分析道。 “好吧,我盡量紀錄一下?!比畋螯c了點頭。其實如果能登上《柳葉刀》雜志,對于他來說還是有好處,增加名氣,到時候說不定又有漲薪呢?嘿嘿! “很好,對了,你很天才,你這種勇于創新的精神我非常的贊賞,希望你要繼續發揚下去!”林副院長語重心長的道。 他知道手術新術式的研發和改進和創新,還有醫學的科研,一直都是華夏醫生的弱項! 一直以來,華夏的醫學教導往往更重視醫生的動手能力,把醫生培養成了‘技工’,這一點在外科尤為明顯。他覺得,華夏的醫生應該是臨床和科研兼顧的科學家,外科醫生應接受系統的學術培訓,更深入的理解患者健康的各個方面,包括生活質量的重要性。 同時不斷的創新新術式,不斷的研究病理課題,能夠發現發明更多可以改變醫學的臨床診療! 所以像阮彬這樣,他是非常的愛惜的! 這樣的天才本就不多,而且對方不但手術功底妖孽,但并不是清一色那種‘手術技工’,他懂得創新,他懂得去研究。 這樣的人,真的不多見! “好的,我知道了?!比畋螯c了點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