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天,阮彬是被電話吵醒的! 他今天打算是休息日的。 但是被阮氏研究所那邊的電話給吵醒了。 說實話,他很想罵人! “什么事啊?我今天不是休息嗎?”阮彬語氣有些不爽起來。 電話那邊的研究所高層聽到阮彬的語氣,頓時都是緊張了起來,“咳咳……阮總,我也不想打擾您啊!但是今天a8小組成員的研究有突破了。所以想要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您!” 說實話,阮氏研究所成立以來,除了他們按照阮彬提供的研究資料和方向研究出不少牛叉哄哄的東西來。至于憑借這群家伙們倒是沒有研發出什么像樣的東西來。 今天不一樣了! a8小組經過接近2年的研究,竟然研究出了一點東西啊! “什么成果?”阮彬饒了饒頭問道。 “一種血栓溶解預防藥劑!配合左心耳封堵微創手術的話,估計會讓人類形成房顫血栓的機率大大的比原來減少60%以上!”這個高層高興的匯報道。 “噢?你們等會兒,我等一下就過去看看。”阮彬來了興趣。 閉合房顫患者血栓發生的老巢。 卒中是房顫最大殺手,流行病學數據顯示,房顫引起的腦卒中,占了整個腦卒中比例的1/4。而據臨床研究顯示,房顫患者中,90%以上血栓的形成與左心耳有關。 左心耳是從左心房伸出的耳狀小囊,是左心房的一部分。正常人的左心耳因具有正常收縮能力而很少形成血栓。而發生房顫時,左心耳明顯變大且失去有效的規律收縮,血液易在左心耳淤積,血栓就容易發生了。 血栓在心房里慢慢發展變大,已經醞釀得比較結實,很難通過溶栓或介入取栓進行治療。就好比身上的刀口結了痂,第一天還容易去掉,過幾天就比較硬了,因此,房顫血栓對藥物反應很差。 按照目前人類的醫學手段,一般的應對辦法那就是做手術,watchman左心耳封堵系統是通過微創方法閉合房顫患者血栓發生的根源部位——左心耳,實施左心耳封堵術后,可以降低非瓣膜性房顫患者的卒中風險。watchman是一個小型傘狀植入體,利用經導管的微創手術封堵左心耳,可阻止血栓流經身體,從而降低非瓣膜性房顫患者的卒中風險(20%的常見中風皆為此類),避免心力衰竭和其他并發癥,使患者免于服用血液稀釋性藥物。在植入后數天,患者就能恢復正常。 相關試驗的長期數據顯示,相較于華法林,watchman左心耳封堵術能更有效預防腦卒中,減少病死率及致殘率且減少出血發生,對已經發生過卒中的患者效果更為顯著。而且讓患者擺脫終身服藥。 也就是說,以前是依靠左心耳封堵微創手術來規避這種情況的發生。 不過現在他這個研究所小組貌似研究出一種類似于預防針的藥劑,配合這個手術,比原來的規避率上升了60%? 這是不錯的數據啊! 很快阮彬就趕到了阮氏研究所,開始對這個小組的六個人開始詳細的了解起來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