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姜子牙跑路,唐臨帶著孔宣回到西岐,原本是準備找西伯侯再來一次占卜,卻看不能再定位一下姜子牙的位置。結果西伯侯卻說卜算一道同一件事只能占卜一次,強行占卜的話不是結果不準就是會有報應。 唐臨也無奈,看來姜子牙是真的逃過了一劫。更重要的問題是姜子牙將他的名字寫到了封神榜上,打神鞭就對他有效。下一次遇到打神鞭依舊能砸碎他的天靈,而他卻沒有第二枚保命靈符了。 所以,想要抓到姜子牙,必須是唐臨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同時身邊有許多人幫忙,才能讓自己免于被打神鞭一下子秒殺,這法寶實在太不講理了。 唐臨在陳塘關逼退黃飛虎,又在三山關收了孔宣,可以說是將殷郊的臉面給撕下來還踩了一萬腳。 但殷郊沒辦法,對于一個法力高強的神仙,凡人天子能怎么辦?尤其是如今天數(shù)混亂,皇朝氣數(shù)也已經沒有任何作用了。 不過,殷郊還有一個可以張顯他帝王權勢的目標,那就是陳塘關李靖。將李靖全家抄斬,這是他們相助反賊的下場。 這道圣旨一出,聞太師就在朝堂上表示反對。 “李靖世代忠良,離火道人謀害先帝一事也不過以訛傳訛,陛下你要以此定李靖之罪,乃是暴君所為。” 作為四朝老臣,聞太師乃是文官之首,此言一出,馬上得到不少朝臣應和。 但殷郊如何能接受,離火道人讓紂王沉迷于聲色犬馬,此事乃是殷郊親眼所見。紂王中毒而死之事一直沒有定論,那除了離火道人之外,還有誰嫌疑最大。 殷郊一開始也沒將離火道人定罪,原本只想讓他來朝歌自證清白。但這離火道人根本沒有來朝歌自辯的意思,簡直就是藐視皇權,殷郊不管他有罪沒罪,必須要將他定罪。 否則,商朝律法還有何威嚴。 然而,離火道人用最簡單粗暴的手段來反抗,一次又一次地對抗朝廷。這種情況,殷郊絕對不能忍。 李靖只能算他倒霉,殷郊何嘗不知道李靖是冤枉的,但不將這人拿出來殺雞儆猴,他就會成為天下人笑柄。 要是唐臨知道殷郊的想法,他肯定會嗤之以鼻。如今天下大部分凡人說不定連換了皇帝都不知道,鬼知道殷郊是誰,做了什么丟人的事情。 當皇帝的太過在意面子,而忽略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好與壞,那慢慢就會跟暴君沒有什么區(qū)別了。 聞太師能夠看到什么是對錯好壞,但他看不清楚殷郊的想法,所以下場就是被關起來,理由更好找,聞太師跟離火道人都是截教中人。 朝廷嘩然,聞太師都被下獄了,這可是紂王在位之時都沒有過的動蕩。 紂王雖然喜歡聲色犬馬,但他也懂得放權啊,掛機托管的時候天下太平。聞太師剛被抓進去一個月,朝廷就開始亂了。 倒不是缺了聞太師朝廷就不轉了,而是殷郊將聞太師的工作攬到自己身上,要證明自己比聞太師做得更好,沒了這人也能當好一個皇帝。 然而,殷郊無論是經驗還是智慧,都不如聞太師。 收到疑似朝廷大員貪污受賄的情報,殷郊著令三日內徹查清楚,卻不知道這圣旨傳回去都要一天,送回來又要一天,剩下一天時間除了偽造證據(jù)屈打成招之外,還能有什么意義? 同樣如此的還有其他政務,官吏的升遷,各種錢財調撥等等。殷郊并非一無所知,但他要求事事完美,這就最大的問題。 治大國如烹小鮮,切不可急功近利,也不可走極端,偏偏殷郊兩樣都犯了。 但皇帝不容質疑,那下面的人只能應付了事,但偏偏殷郊不是那種隨隨便便就能被人糊弄的蠢人,他能看得出來手下人在欺騙他,這就更令他憤怒。 結果就是掉了幾個腦袋,還有抓了一群大臣下獄。 然后,朝政就更亂了。 在這個時候,姜子牙騎著四不像到了朝歌。 闡教的名頭,殷郊是很重視的,尤其是此時截教成了他的眼中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