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也許,會爭鋒,也許,會論道。 人王一族之強(qiáng),與天道之門的歷練脫不開關(guān)系。 至于天道之門別的功能,就不是這位巨頭能知道的了,但他曾見過祖父用天道之門放逐過無上生物。 在場的各位仙王聽到人王巨頭所說之后,有的沉思,有的詫異,這倒是顛覆了許多仙王對人王一族的認(rèn)知。 管中窺豹。 僅僅通過這些,就能猜到哪怕當(dāng)初天帝逆天的創(chuàng)造了人王一族,但處境仍然不太好。 不然的話,不應(yīng)該放任兩位初代人王自行成長,甚至在兩位初代人王找不到歸途后,也沒精力去尋找。 諸王沉思的時候,葉凡開口。 “也許找不到那門視詭異為祭品的秘法,但只要找到天帝留在世間的任何一門功法、秘術(shù),就成功了一半了?!? 此話讓不少仙王皺起了眉頭,頗為不解。 葉凡見狀,想到祖皇當(dāng)年說起的一些事,語氣復(fù)雜的喃喃道:“至高……活在法中?!? 雖然祖皇沒有解釋這句話的意思,但,在葉凡的理解中—— 任何一門諸天至高者的術(shù)與法的核心,都有其一絲痕跡與烙印,或是存在一絲靈性。 以路盡級存在的不可思議手段,既然只有不念不想才能阻止其從寂滅中歸來,那么有人接觸、修行了他的法。 那么那位至高者,必然也會心生感應(yīng)。 無論怎么看,修行至高者的法,都比‘念念不忘’更接近那位諸天至高的生物。 只要順利引起天帝的注意,那么哪怕找到、修行的是天帝留下的別的法,也有一絲希望得到那門視詭異為祭品的秘法。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就像凡物心中念誦仙王之名,只要沒有干擾,那么那位仙王必然心有感應(yīng),至于是不是有回應(yīng),就是另一碼事了。 “至高活在法中……” 不少仙王喃喃,有些觸動。 他們大概也明白了葉凡的想法,只是想真的實(shí)施,還有一些難關(guān)。 不說能不能找到天帝的法,哪怕他們僥幸找到了…… 不少仙王都想到了很多萬年前顯化在各界的畫面。 天帝,有敵。 昔年回應(yīng)祖皇的呼喚,就引起了三位至強(qiáng)生物的圍攻,如果再回應(yīng)他們的呼喚……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