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七十八章、父子同餐-《神洲異事錄》


    第(1/3)頁

    【大乾康元七十一年、四月二十一、巳時、長安城道正坊、得月樓大門外】

    此刻的長安城道正坊內,得月樓大門之外,人來人往,車架與行人如同流水一般,進進出出,好不熱鬧。將近正午之時,眾多食客分從四面八方趕來,都準備走進這座聞名長安的酒樓之內,好一快朵頤,大享脾胃之歡。

    人群中還有兩位身份特殊之人,一位是大乾皇帝李重盛,另一位,自然是內廷大總管高良士了。

    今日,皇帝微服私訪,與內廷總管兩人,身著便衣,信步走到了道正坊,想著再去得月樓內,吃一吃他心心念念的“花雨茶燒餅”……

    李重盛走到得月樓大門之外,卻見一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乞丐,正趴在地上,向過往行人不住地磕頭乞憐道:

    “各位大叔大嬸,大哥大姐,求你們行行好,可憐可憐我這瞎子,給個饅頭吧,我已經三天三夜沒吃東西啦!”

    李重盛聽得不由皺眉,心道在我大乾京城,怎還有如此可憐之人?聽這乞丐的聲音,年紀并不太大,然再細看此人的頭面,見他兩個眼眶已然空洞,果真是個瞎子。

    那個年紀并不太大的瞎子,正是昔日兵部侍郎趙勇的獨子趙小剛。那趙小剛前番得了姚子貝施舍的二兩碎銀后,跟一個好心的包子鋪老板兌成了銅板,總算能時時買到幾個熱饅頭吃吃。然銅板再多,也有花完的時候,一旦手中沒了銅錢,趙小剛也只得再度流連于長安街頭,終日靠沿街乞討茍活于世。

    自從有了上次姚子貝向他“豪贈”二兩銀子的經驗之后,趙小剛便專挑一些酒樓門前的熱鬧場合跪地乞討。雖然依照大乾律令,繁華街口與大酒樓之前,流民乞者均不可逗留,但趙小剛畢竟雙眼已瞎,不管是巡城的禁軍兵卒,還是長安縣的衙役捕快,見了他如此可憐之狀,至多也是將他驅趕而已……

    此刻的趙小剛,便匍匐在得月樓的大門前不遠處,只因他來的時間不長,尚未碰到巡城的衙役,然兩個得月樓的伙計卻已跑上前來,對他大聲呵斥,踢踢打打,叫他趕緊走開。

    李重盛眼見店小二正欺負那雙眼已瞎的趙小剛,心中便甚是不快,然這些也畢竟是世態常情,他也不好遽施責罰。于是,皇帝便命高良士施舍那乞丐兩片金葉,好讓那個可憐的乞丐,也能吃上幾頓飽飯。

    然而,對天子的這一吩咐,高良士卻難得地“抗旨不遵”了一回。這位內廷大總管忙向李重盛解釋道:“三郎,若咱們給了那乞丐兩片金葉子,搞不好,會害了他性命!”

    李重盛頓時笑了笑,嘆道:

    “昨日,我還說老三不通世相人情,看來,我這個老父親,也沒比兒子強多少啊!”

    高良士忙賠笑道:“世相人情,不過小智,三郎胸中藏著的,可是經天緯地之大智!”

    可李重盛卻擺了擺手,再次嘆息道:

    “咳!老了,不中用了……天地無窮,焉得參悟?今時今日,我連家里的幾個兒子,都猜不透!”

    高良士欲待勸慰幾句,李重盛卻沒有讓他多言。

    于是,李重盛便吩咐高良士,進入得月樓內,將一片金葉子兌換些散碎銀兩和銅板,又買了一些包子肉餅,裹成一個大包,將這些盡數施舍給門前的趙小剛。

    高良士走到趙小剛面前,只是朝兩個店小二瞪了一眼,嚇得那兩名跑堂,忙躬身縮手,退回了酒樓之內。

    依照李重盛的吩咐,高良士將所有的碎銀與銅錢裝在一個袋子里,又將另一包吃的,都一并交到了趙小剛的手中。

    趙小剛聞到包裹里食物的香味,又摸了摸袋子里的錢銀,立時朝高良士跪倒在地,不住地磕頭,口中連連謝道:

    “多謝這位大老爺,您可真是在世的活菩薩呀!小的給您磕頭了!老爺必定多福多壽、多子多孫!……”

    高良士聽得心中異常不快,然也沒有與對方計較,他走回李重盛的身邊,問道:

    “三郎,咱們要不要去得月樓的雅間一坐?”

    “算啦!”

    李重盛擺了擺手,不知是因為他在門口見到了一個邋里邋遢的乞丐,掃了吃飯的興致,還是由于他看見得月樓里的跑堂如此仗勢欺人,心中起了一陣不快,他忽然改了主意,今日的午膳,并不想著落在得月樓內。皇帝一轉身,卻離了得月樓,往南行去。

    高良士陪著李重盛一同漫步,兩人走得不疾不徐、不緊不慢,時而走走,時而停停,李重盛對于道路兩旁的民房、店鋪、酒樓、茶坊……無不看得分外入神。李重盛手指著那些酒樓茶館,問東問西,自然,高良士細聲柔語,答得也是格外仔細……

    過了半個時辰,兩人不覺間,便已行到了崇仁坊內,那里坐落著一處寬廣的府邸,正是李縝居住的魏王府。

    魏王府的總管馬華成,見當今萬歲爺親臨王府,唬得趕緊跪地,李重盛卻擺了擺手,說道他今日微服出行,所有人不必拘禮,命馬華成只管帶路,皇帝要去探望自己的兒子。

    此時方當晌午,魏王一家,正圍坐于前廳正中的一張紫檀木大圓桌前,一道享用午膳。

    李縝休息了一夜之后,頭暈已然好轉,又服了幾帖太醫的湯藥,他已能行動如常。

    李重盛走入前廳之時,李縝正端著一碗羹湯啜飲,他額頭上的傷口處,兀自貼著一塊白紗。

    李縝身旁的魏王正妃鈕氏與側妃張氏,均認得天子模樣,見了李重盛走進,急忙一個個起身,面朝李重盛俯身跪倒。

    李縝不覺詫異,側頭卻見是自己的父皇,也慌忙放下了飯碗,正欲朝李重盛俯身下跪……

    “不要跪!”李重盛隨即連連擺手,笑著道:

    “今日,朕只是作為一個父親,過來看看自己的兒子!這里沒有君臣,只有父子,大家快坐下!”

    見李重盛一身便服,言語又如此隨和,李縝也揮了揮手,令自己的妻子兒女都不用拘禮。

    于是,李縝讓出主位,給李重盛就座,自己則在旁相陪。

    “縝兒啊,朕倒也有些餓了,你這里有什么好吃的?”

    李重盛朝圓桌上望去,見一張大桌子上,卻只有十幾道菜肴,且大多都是些家常清淡之菜。

    繞著桌子一圈,攏共坐了七人,除了李縝之外,就還有他的一位正妃、一位側妃,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自然,李縝其余的侍妾、卑妾、孺人等,都不在此席。

    七個人圍坐一桌,菜肴卻只有十幾道,且多半不是什么硬菜。

    李重盛看得不由皺眉,心道,我這親兒子的做派,與我果然大是不同,他這一頓午膳,哪像是一個王侯之家啊,倒與那些尋常的中等人家,沒什么不同!

    見李重盛面露難色,李縝急忙吩咐馬華成,去灶房添幾道大菜過來。不料,李重盛卻擺手阻止,言道,今日就想吃一吃縝兒的家常菜,不必再行勞煩。

    李重盛又吩咐高良士,讓他一并坐下,與他們父子一道用膳,可高良士卻說什么也不敢,只道自己遠遠地伺候著就好。

    于是,李縝親自為他父親端上了一碗米飯,李重盛便在這魏王府的前廳內,與自己的兒子、兒媳、孫子、孫女們一道,津津有味地吃起了午飯。

    沒有魚翅熊掌、沒有燕窩鳳腦、沒有非同尋常的山珍海味,甚至于,桌上連一個酒壺都沒有,就這樣簡簡單單地吃著米飯,李重盛卻也吃得頗覺趣味。

    皇帝看著坐在自己對面的三個少年,恍惚間,就覺自己也回到了昔日的少年之時,他便朝身旁的李縝問道:

    “縝兒,朕的三位孫兒,最近功課如何?可曾習劍?”

    “回父皇,他們一個個都喜歡讀書,卻沒人愿意學劍!”

    “書要讀好,劍也當學!朕的子孫,須文武雙全才行!他們不愿學劍,是不是,受了你這位父親的影響?”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谷县| 万山特区| 左权县| 莫力| 邵阳县| 陵川县| 顺平县| 日照市| 贡嘎县| 克什克腾旗| 万源市| 罗城| 柏乡县| 余江县| 百色市| 桂东县| 滨海县| 泗洪县| 龙南县| 松江区| 清流县| 长宁区| 拜泉县| 壶关县| 达孜县| 开封县| 长兴县| 石楼县| 中超| 华宁县| 德兴市| 渝中区| 海口市| 北票市| 普安县| 洛阳市| 读书| 惠水县| 长白| 新建县| 卓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