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茶山飲甘泉-《神洲異事錄》
第(1/3)頁
【大乾康元七十一年、八月初七、午時、杭州城西、龍井山】
辦完了方家二堂主的喪事之后,徐恪沒有一日耽擱,即刻與舒恨天一道,二人輕裝簡從,直奔龍井山而來。
徐恪自從離開長安千里南行以來,至今已過去了將近一個半月。這一個半月辰光在徐恪眼中,真如千里行舟一般,悠悠然不覺已是對岸。他在長安時受老師秋明禮以及魏王李縝所托,誓要查明吳文龍被殺一案的真相,并助欽差李秋整頓江南官場,恢復朝廷鹽稅。如今,一個半月已然匆匆而過,吳文龍的死因卻依然毫無頭緒,而李秋追查鹽稅,似乎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如此遷延時日卻毫無所為,這豈是徐恪所能忍?是以待方樹虎喪事一了,徐恪便立時想到了龍井山。
只因之前眾人反復推敲吳文龍的案情之時,數度都將線索指向了龍井山。那位被杭州鄉民們一再稱頌的「龍井仙翁」,究竟乃何許人也?此人身份如此神秘,為何魏嘉誠屢屢上山,卻至今見不著其人真面目?之前吳文龍身為杭州知府,為何會獨自上山與之會晤?他們究竟談了何事?為何吳文龍下山之后便被人所殺,且尸身慘不忍睹?吳文龍之慘死與這位神秘莫測的「龍井仙翁」到底有無關聯?……種種謎團擺在徐恪眼前,令他恨不得脅生雙翅,立時就飛到那龍井山頂一探究竟。只可惜自徐恪在杭州城北遇襲以來,他右腿被少山長老了凡打成重傷,一直不能下地行走,之后他又忙著料理方家二堂主的身后之事,直到今日方始成行。
原本魏嘉誠定要帶著十余名衛卒跟著徐恪一同上山,卻被舒恨天諫阻道,龍井山清幽之地,素聞「龍井仙翁」一向頗有善名,此番又何必興師動眾遽相打攪人家清修?倘若那「龍井仙翁」與吳文龍之死并無瓜葛,咱們這十幾號人貿然闖入,豈非對修道之人不敬?再者,查案之事向來都是人越少越好,有他「書仙大人」與無病老弟同行?還有什么不能令你放心?
魏嘉誠卻心憂之前吳文龍便是在龍井山腳下不幸罹難,恐周遭有強人暗伏,是以還是放心不下,然徐恪亦覺舒恨天所言有理,于是,不等魏百戶再言,便決意與舒恨天兩人前往,余者概不得跟從。
杭州城方圓十余里,其中所住者不下十萬人家。徐恪與舒恨天從府衙出發,一路向西,兜兜轉轉,繞過了大片人群,直行了近半個時辰,方出了西城門外,又往西行了十余里,便來到了龍井山下。
龍井山山體很廣,綿延有數里之遠,然山勢卻不高,遠遠望去便如一條長龍匍匐于地一般,而龍首高昂之處便是那山峰頂端。據附近村民所言,那「龍井仙翁」的居所就在山頂的一片坡地之上。徐恪與舒恨天拾階而上,但見山前山后都種滿了高低不等的茶樹,整座山體幾乎都已被茶林所覆蓋。當此仲秋時節,茶葉俱已成深綠之色,那大片的深綠仿佛就如同一片深藍的大海,隨風蕩漾,波瀾起伏……兩人置身其中,沐浴著夏日里的陣陣涼風,鼻息間又隱隱有茶香傳來,均不覺有心曠神怡之感。
徐恪攜同舒恨天一道,依龍井山路曲折而行。一路之上,舒恨天流連山景,不時發出贊嘆之聲,而徐恪卻無心賞景,他心中不斷思忖著,到底那「龍井仙翁」是何方人士?又從何處而來?為何我在杭州城呆了十年,卻從未聽說過龍井山里還住著一位「仙翁」?此人為何會在我離開杭州之后,突然在龍井山頂現身?而前任知府吳文龍為何又識得此人?吳文龍敢于獨自上山拜會那「龍井仙翁」,必是與此人關系不一般,卻為何下山之后,便猝然身死?到底吳文龍之死與那「龍井仙翁」有何關聯?抑或殺死吳文龍的兇手便是那「龍井仙翁」?如今我奉旨南下,即是專為查清此案而來,若是那「龍井仙翁」與吳文龍之死真的逃不脫干系,想必此人得到風聲之后,定會悄然遠遁,我今日與書仙老哥就這般尋上門去,
還能見著此人么?若是那「龍井仙翁」真的已不在龍井山,吳文龍一案豈非又斷了線索,從此之后則更是無從查起?……
徐恪正蹙眉思索之際,忽見舒恨天遙指前方一處水潭,朝他說道:
「無病老弟,這日頭忒也會曬了點!老哥我已是口干舌燥走不動路,不如咱們且到那水潭里捧些水喝,再坐到樹蔭下歇息片刻,如何?」
徐恪忙點頭稱是,兩人徐步至水潭之畔,只見一條小溪流從山頂蜿蜒而下,溪水汩汩而流,注入兩塊巨石之間的空隙,便形成了一處小小的水潭。那潭水清可見底,徐恪行到溪流之畔,忍不住蹲下身去,掬起一捧溪水送入口中,頓覺滿口甘甜,忍不住大聲贊道:
「好山好水,此真人間仙境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虎林市|
托克逊县|
游戏|
延川县|
奉贤区|
邵阳县|
南投市|
菏泽市|
汉阴县|
娄烦县|
田林县|
塔河县|
泗洪县|
包头市|
青岛市|
石台县|
丹江口市|
兖州市|
靖西县|
德保县|
麻城市|
黄浦区|
改则县|
万年县|
正阳县|
大城县|
镇巴县|
淮北市|
观塘区|
泰来县|
旬阳县|
化隆|
珠海市|
玛沁县|
永定县|
彝良县|
灵丘县|
辽中县|
武城县|
揭东县|
高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