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拓道傳》
第(2/3)頁
待堂內的一眾稚童們逐漸回過神來,張不惑這位年輕先生繼續了他今天的課堂。一直至接近正午,方才結束了上午的蒙學堂。
稚童們三五成群,興高采烈地回家。
老村長用力直了直托著的背,從外面走入堂內,對張不惑行了一禮,道:老朽衷心感謝張先生對本村授業之恩。
張不惑側身沒有受這一禮,雙手將老村站扶起,當日來此,便是說好以此換飯食一頓,叨擾多年,村中每日飯食不曾虧待,張某自該盡心盡力。
老村長搖頭,山中粗茶淡飯,怎能勞先生掛在嘴邊。
張不惑搖了搖頭,轉過身,望著一個方向,好一會,方才重新轉過身來,沉默片刻,終是說道:村長,麻煩通知一下村里眾人,下午的習槍可能要取消了,明天的蒙堂,可能也上不了了。
老村長一愣道:張先生是?
張不惑指了指方才所看的方向,道:事情加身,我不日便要離開。
說完,張不惑默了默,再補了一句:我便不去跟大家告別了,麻煩村長了。
張不惑不喜離別。正如來到小山村是悄悄地來,現如今要離開,同樣也是悄悄地離開。
老村長眼中閃過一絲落寞,但緊接著滿是皺紋的臉變得肅穆,鄭重再行一禮:老朽,衷心感謝張先生為我村孩童啟蒙,教我村青壯習槍,先生在此五年,惠及我村三代,此番大恩大德,老朽無以為報,雖老朽虛長幾歲,但這一禮,先生該受。
張不惑這次沒有側身,微笑著說了句自該盡心盡力,再次伸出雙手將老村長托起。
這一刻,那未曾圓滿的心境,似乎圓滿了一些。
往后的日子里,時間證明了老村長這句先生在此五年,惠及我村三代沒有說錯。十五年后,當年那個叫虎子的稚童,也就是當年獨自去問了張不惑什么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稚童,真的走出了大山,憑著今天所言的一身錚錚傲骨,不為出身而卑,在外界那滾滾紅塵中闖出了一番成就,最終回饋家鄉,為后輩走出大山做好了鋪墊,真真正正是惠及了全村三代。
出村往南二十里,是一處山明水秀之地。
此地有一小譚,譚中碧水如鏡,將旁邊巨石上盤膝打坐的張不惑倒映在水中,隨微風輕輕蕩漾,巨石上的張不惑,在此打坐已有一月。
體內氣機大圓滿后,張不惑也算是一只腳都踏上了修真路的人,前段時間心有所感,有人鎖定了氣機在尋自己而來,今日愈發強烈,想必是尋來之人已不遠矣。沒感覺到有惡念,倒是隱隱有種福緣將之的感覺,所以張不惑才會在一月前跟老村長告別離開了小山村,在此等候這個尋來之人。
此時感到福緣將之,無非只有一種情況,欲進階先天矣。也幸虧張不惑這五年修心有所成效,才能在此穩坐釣魚臺,靜等福至。
另一邊,王明禮御劍而來,亦是同樣的感覺到離這東方福緣愈來愈近。
隱于山林,竟有如此雅興,莫不是老頭子一個?
負手立于劍上的王明禮摸了摸下巴,下山之后便不惜大量耗費體內氣機,御劍全速趕來,很是好奇這般福緣是怎樣的一個人。
不過話說回來,我也是從山上下來的,這隱于山林的福緣,指不定也是一個如我這般的帥小伙。
王明禮心中這般想著,體內氣機鼓動,腳下飛劍頓時速度暴漲。
世間之事便是如此玄妙,丁一道人視張不惑為福緣,于是冒著抵抗天意的風險,開一線天機助其修行。大日仙門亦視張不惑為福緣,于是派出了周英勛去殺人。現如今情況倒是有些微妙,守和王明禮視張不惑為福緣,而張不惑亦視王明禮為福緣。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闻|
华阴市|
云林县|
云龙县|
东港市|
无锡市|
遂平县|
合江县|
泸西县|
河间市|
出国|
阳信县|
炉霍县|
吐鲁番市|
武陟县|
湖北省|
正安县|
香港
|
芦山县|
呼和浩特市|
宁南县|
开江县|
临澧县|
大悟县|
汝阳县|
乳山市|
海盐县|
漠河县|
根河市|
镇宁|
隆回县|
穆棱市|
丰都县|
门头沟区|
新巴尔虎左旗|
宜君县|
铁力市|
阳春市|
运城市|
武汉市|
共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