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生有三苦-《騎遇》
第(1/3)頁
諺語有云,人生有三苦,撐船打鐵賣豆腐。
作為“史上最差”職業的殿堂級代表,撐船、打鐵和賣豆腐,無一例外,都是費力氣、花時間、賠小心,而且還不賺錢的活計。
撐船的怕淹死了人,打鐵的怕走歪了模,賣豆腐的怕震碎了貨。
這幾乎成了亙古不變的真理。
然而,在時間長河的悠悠流淌之中,很多承載著前人智慧的“真理”,都開始走上有失偏頗的不歸路。
撐船之苦,苦在飲江中水,住江中舟,風里來雨里去,孤舟漂泊江湖間,苦在身,更苦在心。
在古代,撐船是一個剛需職業。
如若技術不好,抑或是天公不作美,淹死了人,那撐船者的人生也就算是完了。
在現代,撐船是一個休閑職業。
苦差事早就被四通八達的橋梁和動力十足的輪船給替代了。
想要找個撐船人,多半都得去數得上號的風景名勝。
往遠了說。
跟著徐志摩的詩去劍橋大學找船夫泛舟康河之上。
到威尼斯找船夫撐著貢多拉遙想水城的前世今生。
哪一個不是高雅又昂貴的活計?
往近了說。
不管是烏鎮的烏篷船,還是武夷山的九曲竹筏。
哪一個不是安全又賺錢的活計?
人生三苦,此去其一。
再說賣豆腐的,起早貪黑還怕震碎了貨,那就壓根是沒把現代機械和塑料包裝放在眼里。
且不說一溜兒做上市了的豆制品企業,就現在隨便一家小廠的豆腐包裝水平。
只要不發生什么地動山搖級別的強烈撞擊,碎是不可能碎的。
萬一真的連個機器都沒有,只有祖傳的做豆腐的本事。
在民以食為天的美食之國,純手工磨出來的豆腐,十有八九賣的比肉還貴。
只要手藝足夠好,一百塊錢一份的“古法豆腐”,也不是沒人賣過。
更多得是趨之若鶩的老饕,真正好吃的豆腐不怕貴、不愁賣。
人生三苦,此去其二。
要說真的還有什么苦,是從古苦到今的,也就剩下純手工打鐵這個在國內瀕臨滅絕的職業了。
沒有了撐船和賣豆腐這兩苦相伴左右,打鐵這顆“獨苗”,已然苦出了全新的高度。
聽說過幾千塊一個,純手工燒制的丹麥哥本哈根瓷碗。
也聽說過幾萬塊錢一個,純手工編織的bottega veorga包包。
有聽說過純手工打造的高壓鍋嗎?
就算真的有,那質量也沒辦法和機器造出來的媲美。
一點雜質去不干凈、一個小裂縫沒有處理好,說爆炸就爆炸,都不帶商量一下的。
用勤勞的雙手一下下錘煉出來的鐵器,不管是數量、質量、還是安全性,都不能望機器冶煉之項背。
時至今日,仍然想著要靠傳統打鐵技藝為生的人,多半都晚景凄涼。
鐵匠作為冷兵器時代最“勇武”的職業之一,牢牢的占據了中國現下即將消亡職業的頭把交椅。
齊遇就攤上了這么一個“勇武”的家世。
她家往上數八代,從太爺爺的爺爺的爺爺開始,世世代代都是鐵匠。
而且還是那種傳承得特別好的、如假包換的純手工、古法、打鐵世家。
八代再往前翻,因為族譜斷代,所以無從考證。
在始于八輩祖宗代代口耳相傳的家族野史中,那把刻了【越王鳩淺自乍用劍】八字鳥篆銘文的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就源自齊家祖傳的手藝。
連歷史學家都沒有搞清楚越王勾踐的那把傳世名劍是誰打造的,家族野史的可信度,在齊遇看來,堪比神話傳說。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阳县|
株洲市|
惠水县|
顺昌县|
双柏县|
彝良县|
黔西县|
宜川县|
延长县|
广饶县|
胶州市|
新竹县|
白水县|
名山县|
株洲县|
凌源市|
莫力|
桐柏县|
呼玛县|
合阳县|
漳州市|
丰台区|
沂南县|
阜城县|
兴宁市|
延边|
蓬安县|
文安县|
桂东县|
邻水|
梨树县|
文化|
阜阳市|
定日县|
花莲县|
凤山市|
固镇县|
石阡县|
阿城市|
西华县|
白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