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八歲的宦享就這樣有了自己的第一匹馬,并且取名叫【享譽國際】,用來表達他對“平足馬”不應(yīng)該有的期待。 澳大利亞的賽馬業(yè)非常發(fā)達,在全世界也是數(shù)得上號的。 第一不敢說,前三絕對是妥妥的。 能在“孤單南半球”把賽馬業(yè)發(fā)展成這樣,得益于澳洲對馬匹所有權(quán)沒有過多的限制。 無論你是誰,也無論你身在何方,你都有權(quán)在澳洲擁有一匹賽馬,成為馬主。 在日本和香港就沒有這種待遇了,成為賽馬會的會員,拿到馬主的資格,都是要求高又麻煩的事情。 宦琛北之所以會答應(yīng)兒子的堅持,是想著,這種有缺陷的馬兒,也不需要配備專門的育馬師、馴馬師,更不需要安排私人獸醫(yī),說破了天,也就是多口草料,讓負責(zé)托管的馬場順帶著照料一下的事情。 卻不曾想,那幾匹他花了五十,甚至上百萬澳幣買過來的馬,最終都比不上“不配”擁有身價的、身殘志堅的【享譽國際】來的有前途。 宦享也因此得到了天才伯樂的美名。 當(dāng)然這個美名主要是說給宦琛北聽,用以安慰他屢屢受挫的賽馬投資之心。 宦享并非是一個天生愛馬的人,他之所以會接觸這些,完全因為他的父親帶他來。 宦享也沒有天才到八歲就能看【享譽國際】不為人知的天賦,他頂多就是個誤打誤撞,單純地覺得這匹馬的眼睛很深邃,很漂亮。 馬兒有著冠絕哺乳動物的眼睛,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馬眼睛更大的哺乳動物。 宦琛北其實也同樣不是一個喜歡在馬背上奔馳的人,他把購買賽馬當(dāng)成是一項純粹的投資。 投資賽馬,成為馬主,在澳洲的門檻并不高。 如果有一百萬人民幣的閑錢,就可以到澳洲投資賽馬。 當(dāng)然了,一百萬人民幣的入門級投資,肯定是買不到那種父系母系都很厲害的名馬之后。 入門級只能花三五萬澳幣買一匹有潛力的馬,再有個一兩萬澳幣的養(yǎng)馬年支出。 在澳洲,一匹賽馬只要能夠拿下一個最初級的周六城市比賽,就能幫自己的主人賺回一年的成本。 等到這匹馬的天賦開始展露,在澳洲人民最為熱衷的賽馬運動中取得一點又一點的成績,扣除給馴馬師10%的提成,有很大一部分的獎金都會回到馬主的口袋里。 賽馬跑贏的比賽越多,馬主的口袋就越是沉甸甸的。 買馬,已經(jīng)成為很多中產(chǎn)階級在澳洲的投資熱點。 如果運氣足夠好,遇到一匹能夠在賽場上所向無敵的馬,贏回幾千萬美金的獎金,也不是天方夜譚。 當(dāng)然,對于一匹天賦卓絕、戰(zhàn)績優(yōu)異的馬來說,幾千萬的比賽的獎金,只是這匹馬幫馬主賺到的錢里面很少的一個部分。 頂級的賽馬,兩歲就能開始拿冠軍,三歲就能退役當(dāng)?shù)? 要是做了種公馬之后,能孕育出幾個厲害的后代,那簡直就是賺錢如流水的感覺。 曾經(jīng)。 有一匹在大陸叫【北方舞蹈家】,在香港叫【北地舞者】的種公馬。 上個世紀(jì)八十年代,【北方舞蹈家】的配種費就高達一次一百萬美金。 而且,還不保證有活駒。 完事連屁股都不拍一下就離開。 至于母馬能不能懷孕,那是母馬和母馬團隊的事情。 【北方舞蹈家】的能力極為出眾,一年能孕育出一百多匹小馬,再加上那些母馬不爭氣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