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牛皋道:“能到哪兒?當然在汝水浮橋的吊橋對面了!” 趙鼎和曲端的警惕性還是很高的,可不敢把大營設在汝水北岸,萬一金賊來偷襲怎么辦? 這里可得存上十幾萬石糧食和大批的草料、豆餅,還有其它各種各樣的物資,可不能讓金賊劫了去。 所以他們就把大營設在了汝水南岸。而為了方便汝水兩岸的往來,他們又讓人建了坐浮橋,而且浮橋的中間還缺一段,修了個吊橋用來連接兩邊。吊橋的橋面平時是拉起來的,有曲端或趙鼎的命令才能放下來。 趙楷這一路來得忒快,而且為了保密,也沒有事先行文通知沿途各地——趙楷現在用上了“分身術”了,在廣武山大營那邊還豎著趙楷的黑纛和“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的認旗呢! 等到韓世忠、黃無忌出陣的時候,還會舉著他的黑纛和認旗! 所以趙楷的真實行蹤,還是得盡可能保密的! 之所以要這樣,是因為韓世忠認為,應該盡可能多的把糧食運去洛陽——因為去年的大勤王,消耗了京西路,特別是河南府的歷年積存。所以河南府的糧倉都是空的,萬一要在河東、河內,或是洛陽以東用兵,糧食供應可就成問題了。 在這些水運不便,而且又缺糧的地方作戰,糧食可是制勝的籌碼啊! 因此在趙楷向汝州運動的同時,河南府的王淵也得到命令,率領天策中軍南下至穎陽布防,以阻止金賊西進伊川。 而韓世忠則希望趙楷指揮部隊和民伕,將盡可能多的糧食運往伊川上游的伊闕鎮。 ....... 擋著趙楷好一陣子的吊橋終于放下了,然后趙楷就看見浮橋那頭,一群官服整齊的官員,正領著隨從親兵,舉著各種認旗、官牌,亂紛紛的從一座大營的門內涌出來。 領頭的三人,一人是曲端,還有個跑得很喘的胖子,穿了緋色官府,應該是趙鼎,還有一個......壯得像頭牛,個頭也特別大!還穿著武人的紫袍,一看就是個虎將!這個個頭,當騎兵不行了,現在能夠搞到的戰馬都太矮小,馱上他看著就可憐巴巴的。不過當個帶頭沖鋒的步甲正將正合適啊! 一群官員終于到了趙楷跟前,然后依著官職大小排起了班次。站在最前面的當然是曲端! 堂堂的一軍統制,而且還兼任了鄧州的太守,勛位定了上大夫,遠不是趙鼎這個文官可以比的。 而那個“虎將”則站在趙鼎身后,似乎是他的部下。 曲端、趙鼎、牛皋等人,再加上幾十位文武官員站位完畢,幾十條喉嚨就一起張開了:“臣等恭迎官家!萬歲,萬萬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