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圣列斯峽谷。 當地人更習慣稱它為干涸大裂谷。 河道般錯綜的峽谷里常年有狂風吹過,附近幾十里沒有水源與綠洲,另一端被狹長的沙漠走廊包圍。 午后,一塊矮巖石上,陸離眺望遠方。 這里的地形讓他想到地獄。 橫亙前方的峽谷間存在一些天然橋梁。它們飽受風吹日曬,足夠結實——起碼不會因一個人的重量垮塌。 一些峽谷形如孤島,一些峽谷是死路,沒有搭往其他“島嶼”的橋梁。陸離不得不每踏上一座“島嶼”就像周圍眺望,尋找連接更深處的路。 但在踏上最后一座“島嶼”前,誰也無法確定前面是通往沙漠長廊的橋梁還是功虧一簣的死路。 狂風在峽谷底部刮過,帶起尖銳而清晰的呼嘯嗚咽聲。 降神之繩仍在影響自己。 陸離隱約能意識到。 比起橫穿大峽谷與沙漠到達寂靜之時本體所在綠洲,前往沿海港口,從那里租船直接從河道過去更加簡單快捷。 但顯然,穿越重重險境,經歷磨難,最后來到寂靜之時面前更富有史詩感。 但意識到不代表會抗拒。 降神之繩施加的儀式不是強制性,而是合理化。 缺乏食物后選擇外出搜刮物資的合理。 親人被殺死后想要手刃仇人的合理。 簌簌—— 巖土橋梁隨陸離踏上落下沙石,浮現裂紋。 陸離加快步伐,在裂痕更快蔓延前通過橋梁。 幾乎是剛剛踏上“島嶼”時,身后橋梁坍塌,砸入幾十米深的峽谷底部。 升騰的灰塵被狂風吹走,陸離挪開視線,繼續觀察前方。 降神之繩的儀式讓陸離化作悲劇,但同時也保護著他向著結局前進。 無論是以英雄為結局還是悲情為結局。 三小時后,陸離踏上包圍峽谷的沙漠走廊。 他在隨時可能被困孤島的圣列斯峽谷里,找到了僅有的正確路線。 延綿的黃沙形成丘陵,峽谷與沙漠的邊緣幾乎融為一體,類似戈壁。 北方吹來的風帶領沙礫,從世界背脊山脈腳下向南方海岸遷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