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信仰之爭和佛道之爭,這兩個詞語可從來不僅僅只是擺在那里看的,無論有沒有超凡力量,佛道之間的爭斗,幾乎可以說是生命不息,戰斗不止,不死不休! 畢竟這天底下的信徒始終是有數的,道門內部尚還互相打成一團團狗屎,就更別說是涉及到不同道統和信仰之爭的佛門了。 無論哪一行哪一業,同行都是冤家。佛道交好,也從來只是流溢于表面之事! 看著目光誠懇的王知遠和他發自心底的話語,葉凝知道,這大概是他和歧暉早就溝通好了的原因否則想想要從這頭老狐貍口中挖出一句真話,可不是那么簡單的。 當下,他微微沉默了片刻,旋即抬起頭來,再不見先前對王知遠的敬重和忐忑,反而是一片平靜和漠然。 “廣德師兄,道主和你的眼光的確不錯,但你們可知,看得到、并且想投資李閥的可不僅僅只是咱們,李淵第二子李世民……” 說到這里,葉凝故意微微停頓了片刻,仔細的觀察王知遠此刻的神情變化,然而令他失望的是,他的神色較之于之前,沒有絲毫變動! 葉凝心中微嘆,這老道士的心境,恐怕早就已經達到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的境界,自己遠遠不及。 “在李世民小時,寧道奇曾路過李閥,給了他一個批語,說他長大后必可濟世安民,所以李淵給他改名李世民!” “你是說寧道奇那個混賬?” 提到“寧道奇”之名,王知遠雙眉自然而然的皺起,寧道奇和佛門的關系,他自然是一清二楚,而眼前這條小狐貍在此刻,更是著重點出,顯然沒安什么好意。 也就是說,早就已經決定投資李世民的是佛門? 思及此處,縱然知曉是這只小狐貍故意挑撥,可王知遠更清楚以對方的身份,絕不會妄語,那么…… 這一刻,先前一直心情泰然自若的王知遠,心中是真的有些憤怒了。 不說寧道奇這個“散人”,茅山宗和佛門之間的仇恨,哪怕是說上三日三夜也說不完。 要知道,王知遠師尊之前的那位茅山掌教,可就是那位赫赫有名的道門大宗師陶弘景啊! 要論起道門之中的地位,別說寧道奇了,就是后世的令東來之輩也遠遠及不上他。 此人編纂了第一本道門神仙譜系《真靈業位圖》,乃是道門信仰正式成熟的一個重要標志,具有里程碑般的意義,是當之無愧的絕代道宗。 他之一生傳奇無比,跨宋、齊、梁三代,經歷可謂復雜。雖然梁武帝對其恩遇有加,也有“山中宰相”之譽。 但是在南梁時期,禪宗初現,菩提達摩渡江而來,佛門之勢自此而大興,第一次壓倒天下。 所謂南朝四百八十寺,說的就是那個舉國崇佛的大環境! 在那時,陶弘景作為道門代表人物,不但迫于壓力出走遠游,甚至在最后,不得不以道門宗師的身份,前往鄮縣禮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 也正是如此,才讓茅山宗避免了如寇謙之的新天師道一世而亡的下場…… 如他這等絕代大宗師級的人物,為了道統的延續也不得不犧牲自我,受戒入梵,致使晚年郁郁而終,足可見當時佛門之猖狂,香火之鼎盛。 要知道若非是出了這件事,以陶弘景之天資,就算不能夠破碎虛空,可踏及天人之道,增長壽元卻也不是什么難事! 故而自此事之后,茅山宗歷代以來,視此事為奇恥大辱、深仇大恨,與梵門之關系簡直勢如水火,深惡痛絕。 如今再加上樓觀道所出的那位反佛斗士歧道主,這二人便可謂是道門針對對付佛門的領頭羊,一個明示在前,一個暗下黑手在后了! “李閥、李世民,這些禿子的手伸的還真長!”王知遠冷哼一聲,目中雖有極為隱晦的一絲怒光閃過,但卻無人能見,無人能知。 “呵呵,師兄何必動如此雷霆之怒,這天底下能承天命之蛟龍,又不只他那李世民一頭。” 此刻葉凝卻是淡淡的道,“李淵那頭老狐貍不但自己不簡單,而且還生了兩個厲害的兒子,佛門選了李世民,咱們大不了選擇支持李建成好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