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向雨真問的問題是: “除了銷售額,如何衡量創意的好壞?或者說創意有沒有數據化的衡量標準?有沒有相應的公式和算法,來確定這個創意是好的?” 崔寧和很多做創意的人,都覺得這個問題不是一個問題,但是越是看上去不是問題的問題,有時候越值得去思考,無論是萬有引力還是蒸汽機,都是這樣被發明出來的。 所以崔寧決定回答這個不是問題的問題: “我來回答雨真的問題,首先,銷售額也不是衡量創意好壞的標準。因為很多虧損的企業也要做策劃,甚至很多國際公司進入我們龍國有著十幾二十年的戰略性虧損計劃,目標是布局,是未來,更是從長遠上占領龍國這個大市場。 所以不能單純的從銷售額和利潤上衡量創意和策劃的好與壞,而要考慮到競爭環境、競爭對手和給品牌帶來的資產,以及這個創意能不能給消費者帶來改變,或者說能不能實現有效的溝通,這個溝通實際上是能夠用數字來表現的。 比如說廣告語能不能被記住,品牌的形象能不能被快速的認知,以及品牌的獨特性能不能被消費者所接受等,可以按照千人進行抽樣調查,廣告學上也有所謂的千人成本,實際上和我說的類似,就是指有效到達、有效傳達,以及有效溝通的概率。 然后呢,一個好的創意,一定是符合于真理和大眾內心的情感,或者叫做普世價值,如果那個創意能做到民心所向,那就是真正的高手,所以我們看到的國外很多品牌,都在這條路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風田車。 擋不住的感覺,可酷可樂。 串起每一刻,別讓它溜走,柯達。 實在是太多了,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但是我再次告訴大家,不是說創意好、廣告好,企業發展的就一定好,而企業發展的不好,未必就是廣告和創意的原因。 我們熟知的,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永遠的綠色,永遠的琴池;孔府家酒,教人想家;長城永不倒,國貨當自強……哪個不是好廣告,但是上述的幾個產品,基本上都已經成為市場上的著名失敗案例了,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至于雨真所問的,創意標準的問題,其實和企業管理一樣,一定是有相應的理論方法和數據,以及企業老板的喜好,但是真正操作起來,無非是了解營銷、品牌、管理等這些基本概念下的智慧結晶,因此,創意的結果是不可控的,這是一個誰也不能否認的事實” 向雨真點點頭,繼續問: “那我們怎么學習創意,才能成為一個創意高手呢?” 崔寧笑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