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是依舊堅持著,依舊堅信自己能回去,回城里,不愿意結(jié)婚。 在村里人的印象中,也就年紀(jì)比較大的那幾個,能吃苦耐勞的男知青還算不錯,而女知青當(dāng)中也就只有魏花在他們看來還不錯,是個臉大腰粗,能吃苦干活的好苗子。 至于依靠家里,日子過的還算不錯的那些知青,村里人雖然也羨慕,但是并不看好他們,因為村民也不傻,很清楚這種家里的支援可能會支援兩三年,三五年,但是絕對不可能支援一輩子,因為但凡能下鄉(xiāng)的,家里絕對不可能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不用響應(yīng)下鄉(xiāng)政策。 感情是處來的。 一邊是天天見面的兒子女兒什么的,一邊是一年兩年都見不到一次面,只能偶爾書信交流一下的下鄉(xiāng)子女,而且,每次交流還都是要錢,開始幾年可能因為愧疚會愿意付出支援,可是時間久了,感情淡了,可就沒那么好說話了,再加上家里哥哥妹妹的挑撥啥的,每個月的物資支援,說不定哪天就斷了。 所以村民普遍不看好他們。 有些甚至還在賭,賭某某某知青家里哪天會斷了支援,賭某某沒錢工分又不夠之后,是會選擇在村里嫁人還是選擇努力干活什么的。 喬木在村口大榕樹下跟大家聊了許久,聊到中午大家全散了,準(zhǔn)備回家吃飯的時候,這才把瓜子殼全都收好,準(zhǔn)備帶回去放土灶里面當(dāng)柴火用,悠悠閑閑的回家去了。 今天她不做飯。 倒要看看有沒有人做飯。 一家倒還全指著她老婆子了。 剛一進(jìn)家門,喬木就能聽到廚房里摔盆砸碗的,偶爾還能聽到摻雜著一兩句罵人的聲音,當(dāng)然,罵的肯定不是喬木,她也沒那膽子。 是劉衛(wèi)紅在罵王梅梅。 至于媳婦,她倒是想罵呢,可是她那兩個兒媳婦都大早上跟著她一起下田干活掙工分去了,想罵她也不好意思罵啊,她要臉啊,至于喬木就更不敢了,那到底是婆婆。 婆婆做飯是情分。 不做飯也沒人敢說什么,畢竟也沒有婆婆專門伺候媳婦的道理。 又不是坐月子。 離的老遠(yuǎn),喬木就能聽到王梅梅也在里面很不開心的跟他媽犟: “你怎么老說我,做飯的活不一直都是奶奶在干嗎,誰知道她今天跑哪去了,我每天也有事的好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