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時候的黑市其實已經相當有規模了,至少比起六十年代的時候要大多了,而且隱秘性和安全性也要強很多,無論怎么說,一個行業發展十年,總歸是要有些進步的。 不進步的都被淘汰了。 黑市并不是說建國后就有的。 在剛建國的那十年里,其實很長一段時間是允許公私合營的,街面上也并不是只有國營的飯館,國營的各種店鋪,當時像瑞蚨祥之類的百年老店,其實都是以公私合營的方式進行著的,具體的改變,準確來講應該是六三年以后,在六三年之前的一段時間里,有些地方甚至還出現過類似于后世農貿市場的公辦集市,可惜后來慢慢取消了。 真正變得嚴格起來,所有私人交易只能從黑市走,是從六五年年底,到六六年年初的時候開始的。 具體原因就不好細說了。 反正就那么回事。 黑市剛出現的時候,的確很不規范,有很多甚至就是私人組織起來的,或者說就是一個地方,一個大家公認的,可以進行私底下交易的地方,這種情況顯然十分的不穩定,并且容易受打擊,黑市的真正穩定主要是來自于有人開始有組織性的進行操作,就是譬如有專人收拾地點,有專人負責盯梢等等。 之后,情況就好多了。 只要不嚴打,一般沒什么事。 喬木順著人群摸索了一段時間便找到了這邊的黑市所在地,交了一分錢入場費,就開始賣起東西。 即使七零年已經距離六零年過去了十年之久,大家依舊沒有過上能隨時隨地想**細糧的日子,白米,白面和各種肉食還是處于相對匱乏狀態,有錢也買不到的那種。 供應社那邊都限量供應。 每人每月就固定那么多,你要是次次去的晚,還不定能搶得到。 因此,喬木的東西還是蠻好賣的,即使賣的比供應社那邊要貴上不少,大家還是樂意買,畢竟這可是供應量外的量,屬于額外多的。 不過可惜的是,表沒賣出去。 喬木折騰了半天,也就只賺了二十多塊錢,雖說這錢都能比上一些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了,但相比較于買房的錢,依舊還是杯水車薪。 而且天色已晚,只能回去。 接下來的半個月里,喬木一直都在起早貪黑的忙活著,同時跟縣城里一些老頭老太太交上了朋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