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建元三年九月 劉徹因為發現太皇太后自中秋夜宴之后并沒有專門針對他,甚至還又放了更多的權力給他,因此心情也稍微放松了些,并下招選舉天下文學才智之士,予以破格重用。 沒辦法,朝中的列侯勛貴都因為畏懼太皇太后的原因,并不怎么敢跟他太過親近,而且也不是很愿意把自家后輩送進宮中任他調用。 再加上他先前沒能護住最先投靠他的那批文人,使得那批儒生幾乎都被太皇太后滅盡,如今,不少儒家學子已經不愿意摻合進來了。 因此,他只能寄希望于民間。 希望能從民間得到些文人、智者和謀士的投靠,增強自己勢力。 不得不說,雖然喬木在朝堂當中的威望極高,但她到底只是太皇太后,不是皇帝,算不得正統,因此劉徹下詔之后,各地但凡有些能力的幾乎都蜂擁而至,想要上位。 不要覺得奇怪,這時候不要說科舉了,就連察舉制都沒有,察舉制那也是劉徹在竇太皇太后死后才正式確立的制度,因此,此時普通平民文人是幾乎沒有上升渠道的。 這時皇帝要人用,且愿意看他們的文章,他們當然蜂擁而至,趕緊將自己的平生所學傾囊而出。 僅這一次。 劉徹就得了許多人才。 其中包括莊助、朱買臣、吾丘壽王,司馬相如,東方朔,枚皋和終軍等人,劉徹一時間信心大漲。 再加上喬木最近一段時間一直都避居在長樂宮中,基本沒怎么管過政務,所以,劉徹就開始妄圖插手兵權了,只是他也清楚他在沒有兵符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調動大漢的正規軍隊,所以他只能選擇從頭開始培養聽從自己命令的軍隊。 具體舉措就是設立期門一職。 尋待詔的隴西郡、北地郡能騎善射的良家子擔當期門之位,稍加培養,便能算是他自己的私兵了。 因為只是剛開始,也存在試探一下太皇太后態度的意思,所以劉徹并沒有敢做的太過分,甚至都沒給那些期門配備精良軍械,僅僅只是讓他們在自己打獵的時候陪同。 除此之外,他唯一比較大的收獲,大概就是得到了衛青,不過這時候他還不知道,這時候他給衛青封官,主要看在衛子夫的份子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