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儒家學子積極尋找那些古史漏洞,并且想方設法抨擊的時候。 喬木繼續馬不停蹄的又推出了筆墨紙硯,文房四寶用具店,個人清潔用品肥皂店和清新植物油鋪。 并且開始將圖書館以及各大店鋪的開設腳步,往全國方向擴展。 這些東西的推出,顯然是讓絕大多數人都很是欣喜歡呼的事,筆墨紙硯這四類文房四寶顯然極受文人墨客的追崇,大量文人在買了筆墨紙硯實驗了一番之后,就又迅速去圖書館,想辦法抄錄了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回去充當自家底蘊。 這時候,文人家的底蘊不是說有多少錢,而是說家里有多少書。 東方朔能因為自己讀過幾十萬字的書而感覺驕傲自豪,可想而知這個時候的書籍匱乏和保守程度。 絕大多數人只專精一本書。 那不是因為他們只喜歡這一本書,而是可能他們家只有這本書。 當然,這是文人。 大字不識一個的老百姓對那些筆墨紙硯可不感興趣,他們感興趣的是豆油和其他植物油,雖然油鋪里面芝麻油之類的特殊油種價格比動物油還要高昂,但是豆油可比動物油的價格便宜了一倍不止,這么便宜的油類,顯然是極受大家歡迎的,最關鍵的是,油鋪那邊還接受直接以豆子交換豆油,這對絕大多數家里幾乎沒幾個銅板的普通平民更是好消息,因此,他們在知道消息之后,幾乎全都拖家帶口的蜂擁而至,有的甚至把家里豆子都帶了過來,希望把豆子全都換成豆油。 至于肥皂和香皂。 那便是戳中了貴族的心思。 最開始大家只是看在太皇太后的面子上派人去采買了點,可是等到用過之后,哪個不是開開心心的撒出大把銅錢囤了一批貨,留一批精品自己用,剩下的則想辦法運到其他地方,倒手一賣翻個兩三倍。 不但人開心了 錢袋子也鼓了起來。 可以說,喬木的三個店鋪愣是讓全長安當中的三類人都開心了。 貴族、文人和平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