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迫切需要一個東西定心。 “是種子,高產糧食種子。 小麥畝產十六石,水稻畝產十五石,大豆畝產十二石,高粱畝產九石,除此之外,其余作物多少都有些產量增加,這些都是最近才培育出來的新種子,若是你們能將這些種子推廣出去,并且與這些種子徹底綁在一起,未來自然無憂。” 這些年,喬木雖然一直有推廣一些精細種植,還有改善一些種植的工具,提高施肥效率,但是因為種子的問題,各地的畝產量增加并不是很大,只是從原來平均畝產三石增長到五石左右,當然,這成果在很多個人看來已經很夸張了,已經能讓每家每戶多養活幾個人了。 可喬木顯然不會滿足于此。 因此,雜交育種一直都有在進行,只是因為這項技術困難度比較高,再加上還需要一定的運氣,所以前幾年的進展一直都不怎么樣。 也就最近幾年才有了點成果。 但為了確保成果的穩定性,喬木又花了三年時間測量最終得到的成果的平均畝產量,直到確定畝產浮動不大,這才算是正式出成果。 “姑母,這……這是真的嗎?” 竇家三兄弟先是有些驚訝,但又聯想到他們這姑母以前的豐功偉績,頓時就覺得也不是難以想象的事了,所以全都興奮非常的叫道。 這件事要是真的,并且完全交給他們去操作的話,他們家就算不能封圣,那也絕對能得萬家香火。 百世流傳。 畢竟,歷朝皇帝最糾結,最為難,也最擔心,最難以解決的問題就是百姓吃飽的問題,百姓的要求真的相當簡單,只要吃飽,或者說餓不死,那么絕大多數百姓都不會造反,天下自然太平,伏羲為什么能夠成為共主,后人都說是因為他做易,但實際但凡有腦子的人都明白,那是因為他制作了漁網等各種有利于捕獵的工具,讓大家吃飽。 神農是為何成為共主,后人都說是因為他嘗百草,實際那時候的人根本無所謂會不會生病,真正讓他成為共主的原因,是在于種植。 種植讓人口增長到捕獵已經不足以養活的百姓再次能夠活下去。 所以,吃飯永遠是最重要的。 若能解決這個問題。 那便是無上大功德。 沒有比這更好的護身符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