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而原身的愿望。 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 簡單是在于原身的基礎愿望只是希望能夠安全生下這個孩子,并且將孩子撫養成為正直的普通人。 簡而言之。 就是安全生下孩子。 和別把孩子養歪了。 難的地方則在于原身的深層次愿望,那就是原身希望自己能夠以母親的身份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同時也不希望孩子受到太多的議論。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簡單。 如果原身今年二十幾歲,三十幾歲,甚至于四十出頭,那么這件事的確很簡單,可是原身的年紀太大了,這個社會是既寬容,又嚴苛的,它允許你這么做,但是卻也同樣允許別人議論,不論是六十多歲生孩子,還是被六十多歲的人生出來的孩子,絕對會被別人議論。 孩子在議論中成長肯定不是一件好事,最好的選擇是盡量不要以母親的身份出現在孩子身邊,可是原身的深層次愿望又是希望以母親的身份陪在孩子身邊,陪他成長。 這無疑是矛盾的。 孩子是很敏感的,即使只是一兩句閑言碎語,一兩句,誒,他母親怎么那么大歲數?那么大年紀的老太太竟然也還能生出孩子,真是個肥沃的大戈壁啊,這樣的孩子會不會有什么問題之類的話,都有可能給小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傷害。 甚至于童年陰影。 更不用說原身還離婚多年了。 外人對離婚的女人,對單身生子的女人,終究比其他女人更苛刻些,也更惡毒些,這又是誰之過? 不是說這些議論一定會讓孩子長歪,可是,又有哪個母親希望自己的孩子沒事聽到這樣的議論呢? 誠然,只要教會孩子堅強,那么一切外在的言語都傷害不了他。 可誰又不希望孩子快樂成長? 誰又希望他背著包袱。 背著沉重的防御提前成長。 在孩子該柔弱的年紀,做母親的自然還是希望自己能夠護著他。 讓他無憂無慮的成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