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在魚肉上還有層黑膜,這一層黑膜味道很不好,去干凈了會好吃些,再一個就是魚鰓,魚鰓也很影響味道,當然,如果不吃魚頭的話,魚鰓去不去其實也無所謂。” 等到把該去的地方都去完,喬木這才把魚拎起來,順手放到邊上的河里洗了洗“好了,就這樣。 都看明白了嗎? 都看明白了就趕緊殺魚吧。 我去看看你們帶回來的植物。” 首領炎離的最近,所以看的很清楚,而且他知道鑒定植物的事情更重要,所以也不管后面的有沒有看清,直接帶著人把魚往邊上搬了搬,隨后開始親自教學,免得回頭吵吵嚷嚷的,打擾巫鑒定植物。 喬木見人走了,也沒阻止了。 只開始認真鑒別起植物來。 作為巫,最不需要的就是表示親和,因為巫本來就是靠神秘維持自己的統治地位,就如同神靈要降下災難鞏固信仰一般,巫也需要嚴苛冷峻和神秘去維持自己的尊貴。 這種慣例沒有必要改變。 隨著時間推移,喬木鑒別出了越來越多的植物,臉上的笑意也變得越來越大,因為她鑒別出了很多對他們有用的東西,比如十分原始且難吃的木薯,比如只有鴿子蛋大小且滿是纖維的原始紅薯,比如顆粒大小比狗尾巴草大不了多少的小麥,再比如擁有豐富淀粉組織的樹木枝葉,以及相當原始的茶果。 這些東西如果換成正常現代人去鑒別的話,絕對想象不出這些東西未來會變成什么樣子,就連喬木也是靠著自己的植物異能,才能辨別出這些東西會對他們部落有用。 因為這些東西太原始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小麥似乎就是顆粒飽滿的,紅薯就是大大的很甜,沒什么纖維的,可實際,在未來人們食用的所有農作物,全部都已經經過了幾千年的物種改良。 最原始的小麥,它的顆粒的確比狗尾巴草的種子大不了多少,甚至就連植株大小看著也比狗尾巴草大不了多少,是原始人類不斷的栽種育種,挑選出當中顆粒大的,一代一代上千年的培育異變,才培育出了顆粒大點的,能磨面的小麥。 紅薯也是一樣如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