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喬木看大局已定,原身的愿望也基本完成,所以,為了不繼續待在這邊聽他們扯皮浪費時間,她很快就趁著他們爭吵過程中的間歇期。 隨便找了個借口離開了大殿。 回自己的慈安宮去了。 至于哪個王爺當選? 喬木根本無需介意。 不論誰當選。 她的位置都不可動搖。 喬木走后,朝政大殿內不太想摻合此事的一些頂級勛貴,也開始陸續離場,他們現在的地位不可能因為支持某個王爺從而再進一步。 所以根本沒必要冒這風險。 別回頭支持錯了。 再被當選的新帝厭惡。 何必呢? 隨著頂級勛貴離場,剩下一些本身就沒什么話語權的皇室旁系也開始陸續離場,最后朝政大殿當中也就只剩下皇室嫡系與百官當中二品以上的大員,他們那真的是對那三位王爺,從個人品行到誕生以來的所作所為,全部都做了個透徹的分析和辯論,進行最終人選確定。 本來凌親王的優勢是很大的。 畢竟他是剛剛宮變的直接參與者,而且也勉強能算是有些功勞。 宗正對他的印象肯定會比對另外兩個王爺的印象稍微深一點,再加上他本身手里還有一些兵,怎么著也比另外兩個幾乎能算是文不成武不就的王爺要稍微好那么一點。 不過吧,官員對他印象極差。 從六部尚書,到朝堂當中的太尉,相國等大臣,對他的印象都很差,一致覺得他的品行有瑕疵,絕對不能讓他登基,當然,更重要的一點可能也是因為凌親王當年被逐出奪嫡隊伍之后,辱罵甚至欺負過不少官員家的子女甚至官員本身。 這是凌親王他當年破罐子破摔造就的惡果,真的是無關于旁人。 要是早知還有第二次機會,估計他是寧愿回去掐死過去的自己。 本來這時候,凌親王就已經因為百官極為排斥的原因,內心有些憤怒,有些憋屈了,可是誰知道惠親王又在邊上落井下石,于是兩人當場在朝政大殿上公開撕了起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