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還不快燒中飯,你等著大家下工回來喝西北風(fēng)吧,還有客人在。 稍微弄點好的。” 雖然賀老太太也覺得她兒媳的話說的有點道理,但夸人也不是這么夸的,這么說要是不小心被別人聽到了,那不是容易引發(fā)矛盾嗎? 到時小蘇還怎么在知青院住? 所以她當(dāng)即干咳了兩聲打斷了她兒媳的話,催促她快點弄中飯。 同時還提醒她弄點好的。 小蘇中午也會在這邊吃。 “知道了,婆婆,我切點臘肉行了吧,今天就來個蒜苗炒臘肉吧。” 田紅的心情是真不錯,她都已經(jīng)在腦海當(dāng)中想著以后走親戚,拿肥皂做禮物的優(yōu)越感了,再加上婆婆也說要弄點好的的,因此立刻一邊說著,一邊上房梁拿臘肉下來。 準備給大家弄個葷菜。 接下來自然就是忙碌做中飯。 喬木倒也有幫忙燒燒火。 再多的,人家就不讓她干了。 還說來者是客,不要客氣,哪有讓客人不斷干活的道理什么的。 等到了十一點多的時候,賀大隊長家的人就陸陸續(xù)續(xù)的回來了。 當(dāng)中包括了賀大隊長和賀大隊長他爹,四個兒子,三個兒媳,還有一個小閨女以及兩孫子和孫女。 一回到家,除了幾個孩子聞著香味跑進屋,有些惦記著桌子上的臘肉之外,剩余大人基本都圍到了喬木邊上,想要看看肥皂好沒好。 這時候,先前還不算特別凝固的肥皂液已經(jīng)基本成型了,所以接下來他們家真的是難得愛干凈了一次,全家輪流上手嘗試性的用肥皂洗了下手,感受了一下喬木制作出來的那個肥皂到底是個什么效果? “感覺跟買的差不多。 要的要的,是個好東西啊。” “我也覺得差不多,爸,我覺得讓蘇知青專門制作肥皂也蠻好的。 而且蘇知青不是說自己還會做醬油,醋,酒和豆制品嗎,既然蘇知青連肥皂這么難的東西都造得出來,那造醬油,醋和酒應(yīng)該也沒有問題吧,這些如果咱們村都能自己造的話,那能省不少事情和錢呢。 就像爺爺,爺爺每個月都要花一塊錢去收購站,買那個兌了水的散酒,如果蘇知青能自己釀的話。 這一年能省十二塊下來呢。 而且爺爺也能喝不兌水的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