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下午喬木為了稍微合群些,也為了防止一個人在知青院呆著,萬一出了什么事,或者少了什么東西自己說不清,特地收拾了一下,跟張娟一起去了棉花地那邊打棉花頭。 還別說,是蠻累的。 這大夏天的,雖然已經(jīng)過了最熱的時候,但是一兩點的溫度依舊很毒辣,再加上棉花地里一些昆蟲的侵擾,喬木花了兩個多小時,這才逐漸適應(yīng),并且一直干到晚上。 順利到手兩個工分。 張娟干一天拿四個。 她干半天拿兩個很合理。 當然了,也不是說去棉花頭就真的固定只能拿四個工分,四個工分是基礎(chǔ)的,跟她們一起打棉花頭的幾個大娘可都是拿八個工分,而且人家的效率比她們高一倍不止。 硬算下來還是人家吃虧呢。 相比較而言,挑糞漚肥雖然臟了一點,累了一點,但是相應(yīng)的干活時間也比打棉花頭之類短多了。 不過這還不是最輕松的。 要論起輕松,那最輕松的其實還是計分員和守庫員,計分員就是每天負責(zé)監(jiān)督大家,并且順帶著給大家計算該得工分的人,守庫員則是專門負責(zé)看守村子里倉庫農(nóng)具等物品的人,這兩工作都還算輕松。 不過這種活別說他們知青了。 就是村里人都得搶破了腦袋。 比如說賀兵,他之所以能當上計分員,除了他是他們村唯一一個高中生之外,更重要的還是因為他的父親犧牲了,組織對他的關(guān)照。 守庫員則是退休老兵。 不僅是為了照顧老兵,更重要的是大家伙也都相信他,信任他。 覺得他能做好這件事。 …… 晚上六點多,天色擦黑時。 大家這才下工。 本來這時候是應(yīng)該各回各家。 趕緊趁著天還沒黑吃晚飯的。 不過,村長不是要跟大家商量一下喬木的事嗎,所以臨下工前特地叮囑了一聲,讓家里能主事的人都去曬糧場那邊趕在天黑前開會。 免得天黑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