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前段時間,他就有聽說收購站那邊似乎找到了人工種植香菇的技術,如今看來不是收購站找到了人工種植香菇的技術,而是他親家找到了,估計他親家可能是察覺到了收購站的壓力,所以才會如此做。 不過關于這些猜想,曲宇霄并沒有跟他女兒說,他只是交代她女兒將方法告訴她大哥和她老媽,而他自己則表示要去感謝一下親家。 隨后就出門去了喬木家,打算跟喬木見一面,再商量一下情況。 有他這個村長從中推動,那么將技術傳遍全村,甚至于將全村聯合起來一起保衛蘑菇種植的技術。 應該會更加容易一些。 對于村長的到來,喬木并不驚訝,因為她早就知道他們村村長不是什么蠢貨,兩個都是聰明人,兩個人內心的想法也都偏向于一致。 聊起來自然也很輕松。 很快他們就做好了大體規劃。 決定由村長牽頭,喬木作為技術指導,迅速將蘑菇種植技術進行全村推廣,形成種植集體產業鏈。 村民自己私底下可以種。 村集體也要種。 當然了,種蘑菇的前提是不能耽誤正常農作物的種植,這點暫時并不用擔心,因為但凡經歷過四二年的老人,都不會允許家人只種蘑菇而不種農作物,在他們看來,蘑菇就算能賣錢那也不抵餓,就算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得到足夠的糧食。 糧食自給自足才是基礎。 蘑菇只能在種植糧食自給自足并且還有余力的基礎上進行種植。 在村長跟村里面所有人確定了這些前提保障之后,蘑菇種植就迅速在他們村開花發芽,發展壯大。 剛開始,有些人家出于謹慎只少少的種了一些,可是等到第一批蘑菇種植出來并且售賣出去之后。 就沒有哪家再少量種植了。 大家幾乎都跟最開始的曹魏他們一樣,把家里但凡能種蘑菇的地方都種滿了,就連農田里的活差點都被他們給耽擱了,也是幸好有村長監督,這才勉強控制住局面,不至于將那些歸于集體的土地拋荒。 到了第二年,情況就好些了。 倒不是說那些村民不再熱衷于繼續多種蘑菇了,主要是因為第二年村集體有了點錢,花錢買了些能夠加快農田耕種速度的各種機器。 還在喬木的指導下。 弄出了點不錯的化肥。 因此,即便真正下田干活的人數量比去年還要少了點,但也沒有耽擱農時,甚至還因為深耕細種施加化肥的原因,當年收獲的產量比往年產量最高的年份還要高三成。 村里人都能吃飽喝足。 矛盾自然也就越來越少。 整個村子顯得分外和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