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農業部的食品票卷發行一個月之后,物價沒跌,大家也沒怎么鬧騰,最多就是嘗試性吃各種以前能吃或者不能吃的東西的人在變多。 那真的是各種作死, 一些醫院都快成腸胃科了。 最可怕的是。 還真有人喝石油去了。 真的是不得不說,人餓起來的時候,還真是什么都敢往嘴里塞。 除此之外…… 變化最大的只有兩點。 一個是可耕種土地價格飆升。 還有個是房價直接被攔腰砍。 比什么宏觀調控都有用。 想想看,飯都吃不飽了,誰還樂意留在大城市,自己回家種兩畝地,每天吃個十七八斤飯,外帶五六斤烤紅薯,小日子過得還不是美滋滋嗎,何必在大城市這邊挨餓。 餓著上班的滋味可不好受。 而且他們這些非本地戶口。 平均供應量都比本地人少。 如此一來,原本在物價上漲之初就已經開始的逃離城市現象,自然是變得愈演愈烈,到最后,一些大城市的外來人口幾乎十不存一。 常駐人口更是斷崖式下跌。 也是攔腰砍的那種。 一個常駐人口過千萬的城市一下子少了近半人口,再加上大量人員不再續租或者斷供,房價不跌才怪,才是有人在中間做鬼,控價。 不過這種事,大部分人其實都不愿意看到,就連喬木她爸她媽收到消息的時候,心情都很是難過。 因為他們家縣城里也有兩套房子,雖說當年買的時候價格不是很貴,可是好端端的兩套價值兩百萬的房子一下子跌到一百萬都不太賣得出去,任誰心里都難以平衡啊。 為了這事。 杜涓和丁大寶兩個人愁的多吃了好幾碗飯,最后,也只能認了。 至于發愁為什么會多吃? 他們倆這一發愁,晚上就睡不著覺,晚上一睡不著覺吧,身體消耗就加大了,再加上化悲憤為食欲什么的,大晚上便不可避免的多吃了點原本屬于喬木和于輝的宵夜。 最后他們倆是一點沒挨餓。 喬木跟于輝餓了好幾個晚上。 好在這時候,喬木先前搞的垂直立體農田那邊總算收獲了,三分地四層水培種植,最終收獲了近二萬斤土豆,這無疑是件值得高興的事,也總算沖破了房價下跌陰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