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天下午,雜志社那邊就收到了相關消息,王鶴錚主編也趕忙讓人在新一期雜志里增加了一份問卷調查表,以及神怪新刊的宣傳畫。 既是為了看看讀者反應。 也是為了給神怪副刊引流。 這事對于他們雜志社而言,其實也是一個蠻困難的決定,因為發新刊并不意味著絕對能夠成功,如果神怪類型的新刊發行量太低,那對他們雜志社而言絕對是份打擊。 對喬木積攢下來的好名聲。 也是一份打擊。 一個作者不論前面寫的那些個賣的多好,只要有一本寫的不好,銷量太低的話,那都是會被別人說江郎才盡的,同時也會影響下一本的簽約價格和期盼。 正是因為各方面影響太大,所以一般情況下,雜志社和出版社的編輯才會非常不建議手下的作者隨意改變寫作方向或者寫作風格,因為那樣做的風險,實在是有些大。 一個寫武俠的大佬突然去寫言情,或者去寫其他類型的,別人不會把你當成那個類型的新人去看待,而是會把你寫的,跟那個類型的大佬寫的去做對比。 而正常情況下,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擅長的方向也是相對固定的,很少會有全才,因此在寫不擅長類型的時候,肯定是比不上那個類型當中大佬級作者的的。 他們雜志社以前從來沒有涉及過神怪類型的,所以對喬木往這方向改變,自然會有一些忐忑。 很擔心會失利。 但是因為喬木那邊堅持,他們也不好跟喬木鬧崩,所以只能試一試,能成最好,不成的話,再說。 喬木這時候對雜志社那邊的態度還是相當滿意的,因此在寫新的偏向于神怪類型的的時候,特地稍微用了些心,把本地的一些神話傳說摻雜了進去,借此增加讀者們的認同感,也好多吸引些讀者。 相比較于憑空捏造一個新的完整的神話世界,并且在里面構造內容,那顯然還是借著本土神話進行一個再創作更加容易,而且里面多一些熟悉的神話,也能讓讀者覺得不那么的陌生,更容易接受。 比如說三皇五帝的設點,把這些內容移到新的神怪中,肯定是能獲得一部分讀者共鳴的,可是你要是憑空捏造一個九帝十八怪啥的,那共鳴感,無疑會相對較低。 神怪副刊畢竟初創,再加上如今相關受眾相對狹窄,直接憑空捏造神話顯然是不利于吸引讀者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