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最佳長篇文學獎提名,這個獎可不得了啊,讓我想想,今年最佳長篇文學獎提名總共有十本,好像聽說有本是個很年輕小姑娘寫的。 哦,對了…… 《下鄉歲月》是你寫的吧?。 可看著不像啊,小姑娘你看著是真不太像經歷過下鄉時代的人。 可要是沒經歷過的話。 又怎么會寫的那么真實呢?” 相關提名早在一個月前,就已經通過木盾文學獎的專屬木盾文學月刊上面刊登過了,如果文學界一些長輩感覺好奇的話,那也是可以看到作品所對應的人的,雖然資料不會很詳細,但基礎資料都有。 比如說姓名年齡之類的內容。 所以,木倉理此時猜出喬木的提名作品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兒。 “老先生,有些事不需要親自經歷過,多問問些人不就有素材了? 我若是要寫戰爭年間事,難不成還要親自去打過仗,我要是寫謀害別人的事,總不能親自去害些人再寫吧,文學,本來不就是在原有素材的基礎上進行一次再創作嗎?” 原身是沒當過知青,因為那時候她年紀還小,但是喬木可經歷過不止一次,不過她也不能這么跟別人說,所以只能用尋訪素材解釋。 而且這么解釋也算合理。 知青回城才十幾年,大部分都還活得好好的,只要想找,輕輕松松就能找到一批知青并且詢問下。 “說的也對,是我冒昧了。 咱們快走吧,再拖下去。 頒獎典禮恐怕就得開始了。” 木倉理也知道自己剛剛的詢問實在是有些不客氣,所以趕忙抱歉了番后,便岔開話題,加快速度。 喬木則是緊緊跟上。 進入那個破爛會堂后,喬木他們很快就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之下坐到了各自位置上,直到這時,喬木才發現她本身的特殊之處,左看右望,四周就見不到幾個年輕人,至于說女的,那可比年輕人還要少。 像她這樣又是女的,又是年輕人的存在,她不敢說就她這一個。 但反正她左右看到的那幾十個人當中,的確只有她這么一個人。 由此也可見,此時的文學界依舊還是守舊的那一輩占據大多數。 不是說年輕人文學水準差。 主要是年輕人當中,符合他們文學水準好判斷的人,相對較少。 就比如說喬木,喬木那也是摸準了他們的心思,專門寫了篇略帶那么些針砭過去和深刻思考內涵的下鄉歲月,這才能順利得到提名。 隨著人員坐定,這次頒獎典禮的負責人就上臺發表了一番長篇大論,回憶了一下過去,展望了一下未來,順帶著還痛斥了一下如今整個文學界的墮落,表達由衷期盼。 等這些話都說完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