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們偏心聰明的兒子,您偏心長得好看的孫子,這不都是偏心? 您哪來的臉說我們? 我們的偏心不也是跟您學的。 只是偏的方向不一樣罷了。 小輝今年三十了,不是二十。 甚至都不是二十五了。 他要是再不能結婚,您是想要讓他打一輩子光棍嗎,還是說您的眼里就只有劉澤他這么一個孫子? 小輝他也是您的孫子??! 你就不能為大孫子考慮考慮?” 喬木覺得她兒子太偏心了,對自己小孫子劉澤太差了,可是劉建國又何嘗不覺得喬木太偏心了,對他的大兒子,劉輝太差太偏心呢。 人心本來就沒什么絕對公正。 有所偏頗更是再正常不過。 可是很多人有時候看事情的角度都是偏的,自然很難看出自己本身的偏心程度,一些人自以為無關緊要的些許偏心,在旁觀者看來卻很有可能就是很讓他們心寒的事。 而且他們有時候還不說出來。 只埋在心底,然后越看越偏。 越看越覺得不滿。 喬木這時候也有再次將原身過去的記憶,重新調取出來查看,并且不得不承認,這一次,原身這個大兒子劉建國說的,倒也不全錯。 至少說有一部分是對的。 那就是原身的確更偏心劉澤。 劉輝出生的時候,正是原身跟她丈夫事業最不順的時候,不但油條賣不下去了,第一次做其他買賣也失敗了,那段時間原身跟她丈夫煩著呢,壓根就沒空理會大孫子。 后來劉澤出生的時候。 雖然原身跟她丈夫的事業早就已經一團糟糕,并且不得不放棄。 但也正因為他們放棄了事業。 所以心緒反倒平和多了。 更多了些含飴弄孫的念頭。 再加上他們在家沒事,更不像幾年前那樣忙,因此劉澤可以說是原身從小養到大的,感情自然遠遠不是不是原身養大的劉輝能比的。 有這么一部分差異在。 原身即便表現的不是很明顯。 那也會不自覺的更偏愛劉澤。 這還只是一部分,這時候的偏愛還不是很明顯,但是在原身丈夫去世后,原身偏愛就相當明顯了。 可是總體來講也不能怪原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