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原身的父親和原身的哥哥,就是沒出息的那兩代,原身的爺爺出于擔心他死后,家族很快敗亡,所以便千方百計的托人找關系,好不容易才把原身送進了當時還沒有被立為太子的安國君府中,充當妾室。 當年他們家倒也沒指望原身能有多大的造化,更沒指望安國君能有多大的造化,只希望原身能稍微得寵些,吹吹枕邊風,讓他們家的爵位多傳幾代,那便已是大幸了。 然而,原身并不得寵。 最得寵的是華陽夫人。 那位華陽夫人姓羋,跟宣太后羋月一樣,同樣出自于楚國宗室。 當時秦楚兩國聯姻相當頻繁。 不僅安國君后室當中有楚國宗室,其他王子后室當中也不乏,無論是華陽夫人本身模樣,還是她背后代表著的勢力以及宣太后等人。 都決定了安國君對華陽夫人不能太差,寵愛些位置才能更穩固。 本來就算不得寵也無所謂。 畢竟原身哪敢指望自己跟楚國宗室出身的華陽夫人比啊,不得寵就不得寵唄,反正也餓不著,即便只是安國君姬妾,只要不得罪華陽夫人,日子還是比她在自己家要好上不少的,又哪有什么不滿意的? 但是秦昭襄王二十七年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白起攻趙和澠池會盟,兩國停戰,并且交換質子。 如果當時秦趙兩國勢力相當的話,那質子怎么著也不會是原身這么一個不起眼的,普通王子姬妾的孩子,可奈何當時秦國的實力要略勝于趙國,所以,雖然名義上說是在會盟,但實際上是趙國認慫了。 因此,趙國那邊送到秦國的質子,可能是身份地位比較重的,但是秦國送到趙國的質子,那身份地位的要求就比較低了,最后這份待遇就落到了沒什么能力,沒什么背景,還不得寵的原身孩子身上了。 于是從那一刻開始。 原身跟她孩子便就此分隔了。 分隔于兩國之間。 那個孩子就是始皇之父。 原名贏異人,后改名子楚。 光是通過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當年楚國勢力在秦國的強盛。 第(1/3)頁